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
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
春风林中度,桃李满窗前。
未能游方外,数与静者便。
秉姿类绝俗,学道未忘筌。
往志谓易竟,来日遂迁延。
踪迹一系此,当为同心愆。

【注释】

希夷道院:指隐士的居所。何为:为何。休暇:闲暇。物境:景物、自然景象。萧然:寂寞清冷。幽磬:深奥的琴音。闲庭:宁静的庭院。春林:春天里的树林。桃李:泛指花木。数与静者便:多次和静者谈心。秉姿:指人的风度。类绝俗:像脱离世俗一样。学道:学习道理,指修道。易竟:即“易极”,意为达到极致。来日:以后的日子。迁延:拖沓,推迟。踪迹:足迹,这里指行踪。同心愆:指心意不投合。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情趣的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隐士希夷道院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状况。

首联“何为此休暇,物境俱萧然。”诗人以“何为此休暇”起兴,表达出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物境俱萧然”则描绘出了隐居后的自然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淡泊的氛围。

颔联“幽磬时一响,闲庭无杂喧。”诗人进一步描写了隐士生活的宁静美好。在幽磬的声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而在寂静的庭院里,没有喧闹之声,只有花香鸟语相伴左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春风林中度,桃李满窗前。”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风拂过树林,带来阵阵花香;而桃花、李花等花卉则开满了窗户前的庭院,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数与静者便,秉姿类绝俗。”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他多次与静者谈心,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他也保持着一种高雅的气质,不愿同流合污。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以及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它既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歌颂,也是一种对精神境界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