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深竹林,林深阻修涧。
清川流其间,悬崖俯可辨。
春兰日以芳,风气日以变。
君往对山人,如逢昔人面。

【注释】

霭霭:形容雾气弥漫。

深竹林:指竹林茂密,遮天蔽日。

修涧:指水流曲折,有山石阻挡的溪涧。

清川:清澈的流水。

悬崖:山壁陡峻。

风日:指天气。

风气:指气候。

君往对山人:你前去会见陈山人。

如逢昔人面:好像遇见老朋友一样。

【译文】

浓雾弥漫的深竹林,林子很深难以通行。

清澈的溪水流经其间,崖壁高耸可辨方向。

春天兰花开放香气四溢,季节更替气候渐凉。

你前去会见陈山人,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兰亭的山水之美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卷。诗人运用了“霭霭”、“深竹”、“阻修涧”、“清川”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兰亭的山水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颔联进一步描绘出了兰亭的山水特色。“春兰”二字点明了时间与季节,“日以芳”三字则写出了兰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风气日以变”一句又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颈联则是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君往对山人”一句引出了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将会前往会见陈山人。而“如逢昔人面”一句则更加强调了这种期待和喜悦的情感。这两句诗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见时的期盼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则再次回到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用“如逢昔人面”这一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旧友重逢的喜悦和激动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分别可能是最后一次再见,因此格外珍惜这次相聚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时光易逝、友情难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