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楼曾向万峰间,放鹤归来锡已闲。
夕景无多樵唱断,疏钟寒溜绕空山。

注释:

  1. 结楼曾向万峰间:在山中结楼,俯瞰万峰如画。
  2. 放鹤归来锡已闲:放飞白鹤归来,手中锡杖已经闲置。
  3. 夕景无多樵唱断:夕阳美景不多,樵夫的歌声也逐渐消失。
  4. 疏钟寒溜绕空山:稀疏的钟声伴随着寒冷的溪水流淌,环绕着空寂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居图,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结楼曾向万峰间”一句,描绘了诗人在万峰之中结楼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山水画中。这里的“万峰”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而“结楼”则是诗人为了欣赏美景而建的高台。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放鹤归来锡已闲”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白鹤相伴的情景。这里“放鹤”是指让白鹤自由飞翔,而“归来”则表示白鹤归巢。这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白鹤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自由追求。同时,“锡已闲”中的“锡”字,既指僧人所用的禅杖,也暗示了诗人放下俗事、超脱尘世的决心。
    “夕景无多樵唱断”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山林中的宁静景象。这里的“夕景”是指夕阳的美丽景色,而“樵唱断”则表示夕阳下的寂静无声。这句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山林的静谧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的珍惜和感激。
    “疏钟寒溜绕空山”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寂静与美丽。这里的“疏钟”是指稀疏的钟声,而“寒溜”则指的是寒冷的溪水。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山林中的宁静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寂静的珍视和享受。同时,“绕空山”则形象地描绘了钟声和溪水的相互交融,给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美丽的山居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山林世界,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