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适野意,崇轩起山隈。
凉风响涧木,晴霞明砌苔。
荆扉夕不掩,多应放鹤来。
题鹤轩图
幽人适野意,崇轩起山隈。
凉风响涧木,晴霞明砌苔。
荆扉夕不掩,多应放鹤来。
注释:
- 幽人适野意:“幽人”指隐居的人,“适”意为适应、满足。整个诗句表达了隐士或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崇轩:高大的屋檐,形容建筑的壮丽。
- 起山隈:“起”是动词,表示出现、出现的意思,“山隈”是指山的弯曲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建筑出现在山弯处的美景。
- 凉风响涧木:“凉风”指的是凉爽的风。这里的“涧木”可能是指溪边的树木,或者是指涧边生长的树木。风吹过这些树发出的声音,给这幅画增添了一种生动的氛围。
- 晴霞明砌苔:“晴霞”是指晴朗的云彩,通常与阳光明媚的景象相联系。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而“明砌苔”则是指在阳光下,墙砖上的苔藓显得格外清晰可见。这句诗描绘了画面中阳光照射下的墙壁和地面。
- 荆扉:古代的一种门,由荆条编制而成。这里可能指的是简陋的门扉。
- 夕不掩:“夕”是傍晚时分,“不掩”表示没有关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朴素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认同。
- 多应放鹤来:“多应”表示很可能或应该,“放鹤来”则是指放飞白鹤。这句诗可能是对鹤轩周围环境的描绘,也可能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一幅鹤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从建筑、风景到人物活动,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