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寡情悰,兀坐不簪缨。
侵晨见箠楚,畏闻哀痛声。
士卒殊饥饱,甘苦亦异情。
盗剽非得已,困迫深可矜。
大将总戎钺,委托任匪轻。
人命在朝夕,胡为死生□。

【注释】

北征:指北征途中。客居:客居,寄居。寡情悰(qíng qióng):意指心情忧郁、不快。兀(wù)坐:独自坐着。簪缨(zān yīng):古时官宦人家男子戴的簪子和妇人戴的装饰品叫“簪缨”,这里指官吏或士人的装束。侵晨:拂晓时分。箠(chuī)楚(chǔ chǔ):用木棍打。士卒:士兵。殊(shū)饥饱:指生活艰苦或富裕。甘苦:指贫富不同,处境好坏不同。盗剽(piāo):抢劫。非得已:不得已。困迫:处境困难。深可矜:值得怜悯。胡为(hú wéi):为何要。死生□(bì jiǎn):生死祸福。

【赏析】:

《北征晨起即事》,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八句四十字,是一首纪实性的小诗。此诗写北征途中所见所闻及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的不屈不挠、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联点题,直叙其事。“客居寡情悰”,说明自己因长期居住在他乡而感到孤独寂寞,心情不佳;“兀坐不簪缨”,说明自己因为心情不佳,而无心打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形容自己形单影只地独自坐着,没有佩戴官帽和头饰。两句一问一答,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充分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侵晨见箠楚,畏闻哀痛声”,早晨起来就看到士兵们挨打,听到他们哀痛的声音,这令人心酸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到心痛。“士卒殊饥饱”,“士卒”指的是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兵,“饥饱”则是指他们的食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士兵们生活困难的同情以及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叹。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状况,“盗剽非得已,困迫深可矜”,士兵们之所以会遭受这样的待遇,是因为他们是被逼迫的,他们的处境十分艰难。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灾难。

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态度。“大将总戎钺,委托任非轻”,将军们肩负重任,责任重大。“人命在朝夕,胡为死生□”,人生短暂,生命如此脆弱,我们为什么要为了战争而置生死于不顾呢?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在北征途中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感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