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叨侍从,末学乏谟谋。
幸数承清问,常时近冕旒。
虚心勤至道,当宁纳嘉猷。
再拜陈篇什,皇图衍万秋。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杨慎(字升庵),他在明武宗正德年间担任过翰林院修撰,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臣刘瑾而被贬谪到云南边远地区。在这次贬谪中,他创作了许多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志向,其中这首《咏白兔》就是其中之一。
诗句:
不才叨侍从,末学乏谟谋。
译文:我才能浅薄,没有谋略,只能侍奉您左右。
注释:这里的“末学”是指作者自谦,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如人,而“叨侍从”则是说他有幸能跟随皇帝左右,参与国家大事。幸数承清问,常时近冕旒。
译文:我有幸多次得到您的询问,常常接近您的身边。
注释:这里的“清问”是指皇帝对作者的询问,“冕旒”则是指皇帝的冠冕和装饰物,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虚心勤至道,当宁纳嘉猷。
译文:我虚心勤奋地追求真理,希望能为朝廷献上好的建议。
注释:这里的“至道”是指最高的道德标准,“嘉猷”则是好的策略和建议。再拜陈篇什,皇图衍万秋。
译文:再次拜礼后,我将我的诗献给您,希望这些诗能为您的国家带来繁荣昌盛。
注释:这里的“皇图”是指皇帝的统治,“衍万秋”则是希望皇帝的国运能够延续千秋万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己被贬谪到边疆地区感到无奈和悲伤的诗歌。通过描写自己侍奉皇帝、参与国家大事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通过对自己的谦逊和对皇帝的尊敬,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冕旒”、“清问”、“嘉猷”等,都体现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