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浴日梦初醒,天上曾闻送好声。
却爱羽毛成五色,梅花照影雪初晴。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绝,描写了梅花与五色金鸡的美景。

其一:首句“杂画为师尚书逵”中的“杂画”指各种画法。“尚书”指张籍,字君表,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太丘长,世称张司业。曾任国子监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大历初,以检校国子祭酒归东都,晚年在洛阳度过。《送李端》:路出城腰盘翠微,客行曾到仲宣归。今朝暂上南楼望,谁遣吹笙落紫微?《赠别张十一》其二:木叶下君山。空水空归舟。洞门石径冷,白鹿闲来游。相寻无所得,聊作别君词。竹溪通泉洞,花坞泛春漪。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其二:扶桑浴日梦初醒,天上曾闻送好声。扶桑:神话中的神木,东方日出处,又名“旸谷”。传说太阳从这棵树上升起。“梦初醒”指太阳初升。“天上曾闻”指太阳初升时,天宫中传来美妙的音乐。“送好声”指太阳初升时,天宫传来美妙的音乐。

其三:却爱羽毛成五色,梅花照影雪初晴。“却爱”即喜爱,欣赏。“羽毛”代指鸟类、动物。五色指鸟兽五彩羽毛。“梅照影”指梅花映在雪地上的影子。“雪初晴”指雪还没有化。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借物言志。第一句写太阳刚刚升起,第二句写天上传来美妙的音乐,第三句写鸟儿五彩斑斓的羽毛,第四句写梅花映着雪地的影子。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幽静,耐人品味。

译文:

扶桑浴日梦初醒,天上曾闻送好声。

却爱羽毛成五色,梅花照影雪初晴。

赏析:

首句“杂画为师尚书逵”中的“杂画”,指各种画法。“尚书”指张籍,字君表,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太丘长,世称张司业。曾任国子监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大历初,以检校国子祭酒归东都,晚年在洛阳度过。

《送李端》:“路出城腰盘翠微,客行曾到仲宣归。今朝暂上南楼望,谁遣吹笙落紫微?”《赠别张十一》:“木叶下君山,空水空归舟。洞门石径冷,白鹿闲来游。”这两首诗都是张籍送别友人的作品。

这首诗描写的是冬日清晨的景象。太阳刚刚在东方升起的时候,天空中传来美妙的音乐。这时,诗人看到鸟儿五彩斑斓的羽毛,梅花的影子映照着雪地。

本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景交融,生动活泼,意境清新幽静,耐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