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翎如雪自飘飘,饮啄寻常不受招。
野阔天高秋万里,长鸣直欲上青霄。
【注释】
杂画为师:以杂画为师,学习绘画。尚书逵:人名。《旧唐书·文苑下》载:“李峤……官至中书舍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子日华。”
飘飘:形容松鹤羽毛洁白,随风飘扬。
野阔天高:指天空开阔无阻。秋万里:秋天的天空高远辽阔。
长鸣直欲上青霄:指松鹤在秋天的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直冲云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峤为尚书李日华写的一首题画诗。此诗写松鹤,但非纯写松鹤,而是通过描写松鹤的优美姿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八十个字符,音韵和谐,意境高远,形象鲜明,风格清新俊逸。
首句“双清松鹤”,点出了画的主题——松鹤。作者没有直接写画中的松树和鹤,而是从它们的姿态入手,描绘出它们的飘逸洒脱。松鹤之姿,自然要修翎如雪,自飘飘,饮啄寻常不受招,野阔天高秋万里,长鸣直欲上青霄,其风姿神采令人心醉。这种笔法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使读者能从松鹤的飘逸潇洒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双清松鹤”四字,既是对画面的概括,又是对主题的提炼。这四个字简洁明畅,富有画意。松鹤在古代诗词中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所以古人常常将松鹤作为题材。如唐代李白《古风》之五:“白鹤忽飞翻袖舞,素琴时响白云中。”宋王十朋《水调歌头》之一:“仙鹤翩翩来海上,灵龟隐隐出泥中。”这些诗句都把松鹤人格化,赋予它一种超尘的品格。而李峤的这首小诗则是用松鹤的飘逸洒脱来比喻友人的高雅闲适,这就更加突出了松鹤的神韵。
此诗构思巧妙,语言清丽。它不正面刻画画中景物,而只抓住松鹤的动态和姿态,让读者在想象中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此诗还注意运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怀。如“饮啄寻常不受招”,这是说松鹤虽然受到人们的爱护,但是它们却不受世俗的干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样就把松鹤的高洁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