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檀楼阁倚中天,借住僧房又隔年。
方外几时堪结社,名山到处可栖禅。
晓携金锡云生钵,夜对龛灯月满船。
我忆远公能说偈,临风谩为写长笺。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旃檀楼阁倚中天”
  • 释义: 描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或塔楼,其结构坚固,屹立于天空之中。
  • 译文: 旃檀木的楼阁高耸入云,矗立在天空中心。
  • 注释: “旃檀”是贵重的木材,常用来比喻珍贵或者高雅的事物;“楼阁”指的是建筑群;“倚中天”形容其位置高远且稳固。
  • 赏析: 这句诗通过使用“倚中天”,形象地描绘出建筑物的壮观和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雄伟、壮丽之感。
  1. “借住僧房又隔年”
  • 释义: 虽然借用了僧房,但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似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 译文: 我暂时寄居在僧房,时间已经一年过去了。
  • 注释: “借住”表示暂时居住;“僧房”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又隔年”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临时居住状态,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 “方外几时堪结社”
  • 释义: 方外人士何时能够聚集起来举办集体活动?
  • 译文: 在世间之外,什么时候才能有团体聚会?
  • 注释: “方外”指的是佛教徒,通常指那些超脱世俗的人;“结社”是指组织群体活动或集会。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外生活的理想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对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淡薄的感慨。
  1. “名山到处可栖禅”
  • 释义: 名山大川到处都可以作为修行禅定的场所。
  • 译文: 名山大川到处都是修行禅定的好地方。
  • 注释: “名山”指的是有名的山峰或山脉;“栖禅”意味着修行禅定。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向往自然中修行生活的愿景。
  1. “晓携金锡云生钵”
  • 释义: 清晨时分,携带着金色的锡杖和飘起云雾的钵盂。
  • 译文: 清晨,我带着金色的锡杖和云雾缭绕的钵盂出发。
  • 注释: “晓”指的是黎明时刻;“金锡”是指金属制成的锡杖;“云生钵”形容钵盂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也展现了诗人追求禅意的生活态度。
  1. “夜对龛灯月满船”
  • 释义: 晚上对着佛像,点上灯火,月光洒满了小船。
  • 译文: 夜晚,我对着佛像点灯,月光照亮了小舟。
  • 注释: “夜对龛灯”指的是夜晚点上佛像前的灯光;“月满船”形容月光洒满小舟,显得幽美宁静。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夜间修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平和与超然物外的境界。
  1. “我忆远公能说偈”
  • 释义: 我怀念那位远公和尚,他能够讲解佛经,讲得生动有趣。
  • 译文: 我怀念远公大师,他能讲得如此生动有趣。
  • 注释: “远公”是南朝梁代著名高僧慧远,此处用其名字代指佛教大师;“偈”是佛经中的韵文,用于阐述教义。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高僧大德的敬仰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法理解的深度。
  1. “临风谩为写长笺”
  • 释义: 面对清风,随意写下长长的书信。
  • 译文: 面对风的方向,随意写下长长的信函。
  • 注释: “临风”指的是站在风中或面对风的方向;“长笺”是指长的书信。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通过书写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