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于今四十年,每怀报德负苍天。
身留北阙违桑梓,望尽南原隔墓田。
郡有清名传死后,人怀遗爱在生前。
客居此日偏多感,洒泪西风独惘然。
【注释】
十月三十日思亲 :写于作者在长安时(当时为大和七年)。十月三十日,即寒食节。
生我于今四十年:作者自述已四十年。作者出生于公元760年(天宝五载),到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八十三岁。
每怀报德负苍天:常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辜负了苍天。
身留北阙违桑梓:身在朝廷,不能回到故乡,远离父母。
望尽南原隔墓田:望着南方的原野,只见墓地,无法看到故乡的田野。
郡有清名传死后:家乡有好的声誉,传到死后。
人怀遗爱在生前:活着的人怀念着他们的遗爱。
客居此日偏多感,洒泪西风独惘然:在这客居的一天里,特别感到伤感,独自面对西风吹落眼泪,茫然不知所措。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任左拾遗期间,是一首抒情诗。首联回忆自己出生以来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间两联写自己对父母的眷恋之情,对故国的思念之意,以及因不能实现理想而深感遗憾;尾联表达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感人肺腑,是杜甫诗歌中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
“十月三十日思亲”,点明写作时间。“生我”二句,追忆出生以来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并抒发对父母的无限眷恋之情。“身留”二句,写自己不能回到故乡,远离父母的悲哀。“郡有”二句,回忆家乡的美好声誉,表达活着时对父母的怀念。“客居”二句,直抒胸臆。“此日”,指客居的日子。“偏多感”,是说由于长期漂泊在外,所以格外感到伤感。“洒泪”,是流泪的意思。“西风”,这里代指秋风。末联写自己面对西风吹落的泪水而茫然不知所措,以表现内心的悲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