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渺何许,结屋在云边。
泉响通书幌,岚光照简编。
涧猿听夜诵,林鹤伴朝弦。
奋步追高躅,明当继昔贤。
这首诗描绘了南康马教授匡山书屋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崇敬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题南康马教授匡山书屋: 这是诗的题目,暗示着诗歌的内容与南康马教授的匡山书屋有关。
匡山渺何许,结屋在云边: 这句描述了匡山的遥远和其位置,结屋在云边意味着书屋建在山顶或云雾缭绕的地方,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
泉响通书幌,岚光照简编: 这句话描写了泉水的声音和光线如何穿过书幌(一种用来遮挡阳光的工具),照在简编上,这反映了书屋内部的安静和明亮。
涧猿听夜诵,林鹤伴朝弦: 涧猿和林鹤分别代表了自然中的声音和动物,它们都在夜晚或早晨陪伴着读书人的活动,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谐的氛围。
奋步追高躅,明当继昔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志向,他决心效仿古人的学习态度,努力追求学问的高深,希望将来能够像前人那样有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匡山书屋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高远的学习环境。诗人通过泉水、岚光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物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