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如虎踞,卜宅自何年。
水影通帘幕,云光照简编。
晚凉开竹径,春暖种芝田。
何日寻幽隐,清谈煮石泉。
【注释】
萧氏:指萧统,字伯玉,南朝梁代文学家。虎溪: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相传晋朝王羲之曾在这里隐居,因有虎踞其上,故名。卷:指《文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于虎溪时所作的题画诗。诗人以“清谈”二字概括了虎溪的隐逸情趣。
首句“长溪如虎踞”,写虎溪水势浩淼、蜿蜒曲折,犹如猛虎蹲踞的样子。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虎溪写得生动活泼,具有动态感。虎踞,指山势险峻、气势雄壮;虎踞状,也指虎啸之声(见宋陆游《游山西村》)。“卜宅自何年”,点明自己卜居虎溪已久。卜居,即选择住宅的意思。这句是说,自从我来到这里以后,就没有再搬过家。“卜宅”,用《易经·系辞下》中:“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意为定居下来的意思。
第二句“水影通帘幕”,写水波荡漾时映入室内窗帘幕帐的景象。这句写景很细腻。“帘幕”,指居室中的帘子和帐子。
第三句“云光照简编”,写云光从窗外射进室内,照到竹制的简编书册上的情景。这四句诗写的是虎溪景色之美以及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舒适。其中“卜宅自何年”,是全篇的总纲,为下面描写虎溪风光做铺垫;“水影通帘幕”、“云光照简编”两句,则描绘了虎溪的山水景色,并进一步渲染出隐居生活的幽静与安逸。
第四句“晚凉开竹径”,写傍晚时分打开竹门散步的情景。“晚凉”点明时间。晚凉,指傍晚时的凉爽气息。
第五句“春暖种芝田”,写春天到来时在田间播种灵芝的情景。“芝田”,指种植灵芝的田地。
第六句“何日寻幽隐”,写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隐居的地方。“寻幽”,指寻找隐居之所。“隐”,指隐居。
末二句“清谈煮石泉”,“清谈”,指清静闲适的对话。“煮”,动词,使……沸腾。“石泉”,指天然形成的泉水。《世说新语·排调》载:“谢公引王子敬,诣谢公共宿。夜直,共言咏佛理。谢公自问:‘积德何如?’谢后曰:‘正比鸡差!’”意指谢安引用典故自嘲,说自己不如王献之聪明,王献之能解“鸡”字。这里用此典故,是说谢道韫的才思敏捷,胜过自己的父亲。“清谈”,即清谈雅论,指高谈阔论。这两句写自己希望在虎溪隐居时,与友人一起畅谈,享受那清静悠闲的生活。
此诗通过描写虎溪的美景,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恬静闲适,是一首典型的隐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