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圭组羡多贤,仝榜金绯独妙年。
归省正逢家庆日,别离须记岁寒天。
南都人物阳秋里,两浙山川节制前。
到处疮痍应可念,城西休问泛湖船。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一门圭组羡多贤” - 这句话表达了对倪考功(可能是某人的官职)门下的贤能之人的羡慕之情。”圭组”指的是古代贵族或官员所佩带的玉器,这里比喻为贤才的象征。
“仝榜金绯独妙年” - “仝榜”可能是指科举考试中同榜登科的情况,通常指同一年份内所有考生都考取了功名。而“金绯”是唐代的一种高级官服颜色,这里特指倪考功因其优异表现而被授予的高官职位。“独妙年”则强调了其非凡之年。
“归省正逢家庆日” - 这里的“归省”指的是倪考功回家省亲。”家庆日”则表示倪考功在家乡庆祝家族重大节日的时刻。
“别离须记岁寒天” - 暗示离别之时正值严冬时节,意味着分别之际需牢记彼此之间的友情和关怀。
“南都人物阳秋里” - 这里的“南都”可能指的是南宋时期的首都临安(今杭州),”阳秋”是古人评论人物的文体,这里指代对人的评价或评论。
“两浙山川节制前” - 描述的是浙江省的山水景色,”节制”在这里有治理、统治的意思,可能是形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到处疮痍应可念” - “疮痍”指的是战争或灾难留下的痕迹,”应可念”则是说这些疮痍之地应该值得同情和关心。
“城西休问泛湖船” - 最后的这句似乎是在告诫人们,不必去询问那些在城市西边泛舟游玩的事情,可能是在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而是应该关注更有意义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倪考功赴浙江少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他未来仕途顺利的期望。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如“一门圭组羡多贤”、“仝榜金绯独妙年”等,展现了诗人对倪考功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成就的赞美。同时,诗中的离别之语和对未来的忧虑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和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