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为三辅号□平,千里耕桑蔼颂声。
汉史无劳夸长倩,韦门又喜得玄成。
江空山色依帆转,阙晓钟声杂佩鸣。
朝谒承明轮奏对,可应无语及苍生。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两为三辅号□平,千里耕桑蔼颂声。

  • 解释:这里的“两为”可能是笔误或用词不当,正确的应该是“又”。整句表达了江京兆景熙在三辅地区(长安及其周边)的政绩被广泛赞誉,他的治理下,千里之内的农田都得到良好耕作,人民生活富饶,因此到处充满了赞美之声。
  • 关键词:三辅、耕桑(农作)、颂声(赞誉)

第二句:汉史无劳夸长倩,韦门又喜得玄成。

  • 解释:“长倩”可能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这里用以比喻江京兆的政绩如同扬雄的才华一般杰出。而“韦门”,则是指汉代的名将卫青,字仲卿,这里用以表达对江京兆的尊敬之情。
  • 关键词:汉史、长倩(扬雄)、韦门、玄成(卫青)

第三句:江空山色依帆转,阙晓钟声杂佩鸣。

  • 解释: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景象,江水空旷,山色依着帆影转动;晨曦初照时,宫阙上的钟声和佩环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画面。
  • 关键词:江空、山色、帆转、阙晓、钟声、佩鸣

第四句:朝谒承明轮奏对,可应无语及苍生。

  • 解释:这里的“苍生”指的是广大的百姓,诗人通过“朝谒承明”暗示自己向朝廷述职的场景,但在陈述中却无言以对,可能是因为他的政绩虽然显著,但并未达到让朝廷完全满意的程度。
  • 关键词:朝谒、承明、苍生(百姓)

译文

两度作为三辅地区的长官,名声远播,田间耕作的景象充满颂歌。
汉史无需再夸长倩之才,韦门又因玄成的功绩而喜悦。
江边景色随着船帆转动而显得静谧,宫阙之上晓钟与佩环相合而鸣。
朝会之时向承明殿陈述,然而心中却无言对答,只愿这些政绩足以改善百姓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治理下的三辅地区的景象和内心世界。诗中的“两为三辅号□平”展现了江京兆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声望,而“江空山色依帆转,阙晓钟声杂佩鸣”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相互映衬的和谐画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政绩的自省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政治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