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幸际圣明时,宦辙东西任所之。
潇散迹还兼吏隐,痴顽心祗似童儿。
借来法帖临池习,乞得名花带雨移。
地僻每迂高士驾,才疏敢和古人诗。

大司成钟石先生枉顾不遇留诗壁上次韵一经幸际圣明时,宦辙东西任所之。

潇散迹还兼吏隐,痴顽心祗似童儿。

借来法帖临池习,乞得名花带雨移。

地僻每迂高士驾,才疏敢和古人诗。

注释:

  1. 一经幸际圣明时:经过一番努力,有幸遇到了圣明的时代。一说指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2. 宦辙东西任所之:指仕途上的辗转奔波,从东到西,到处任职。
  3. 潇散迹还兼吏隐:意为潇洒的足迹还兼有隐居官吏的生活。
  4. 痴顽心祗似童儿:形容自己天真幼稚,与孩童一样。
  5. 借来法帖临池习:借用法帖练习书法。
  6. 乞得名花带雨移:指得到名贵的花木,并把它移到自己家中。
  7. 地僻每迂高士驾:由于地处偏僻,常常让高士们感到不方便。
  8. 才疏敢和古人诗:我才能浅薄,不敢与古人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司成钟石先生的诗篇上作的次韵之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与高士们的交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一经幸际圣明时”,表达了诗人对圣明时代的感激和庆幸之情。这里,“一经”指的是科举考试中进士,“幸际圣明时”意味着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进入朝廷。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挣扎与无奈。
    第二句“宦辙东西任所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仕途上的辗转奔波。从东到西,到处任职,反映了官场中的复杂和多变。
    接下来的诗句“潇散迹还兼吏隐”,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潇散”一词,既形容了诗人潇洒自如的气质,也体现了他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吏隐”则是他在官场中的另一面生活,即隐居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痴顽心祗似童儿”,“乞得名花带雨移”,则展现了诗人天真烂漫的一面。这里的“痴顽心”指的是诗人的稚嫩之心,与孩童无异;“名花带雨移”则描绘了诗人将名贵花木搬到家中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这首诗以诗人在大司成钟石先生的诗篇上作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与高士们的交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