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振林木,摋羽辞高冥。
委身失所托,惴己曾人情。
清阶历形要,残梦多南荆。
叉鱼句尚续,来燕泉又生。
一春晴雨节,故老谈盛明。
互歌责难外,倍见台阶平。
玉帛走万国,土宇无师征。
安眠起常宴,竹杖时课耕。
幸无幻化术,废举非素萦。
相期慎迟暮,造物憎完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其原文为:
次何少宰燕泉和陶六诗 其五 宿好次行涂口韵
长风振林木,摋羽辞高冥。
委身失所托,惴己曾人情。
清阶历形要,残梦多南荆。
叉鱼句尚续,来燕泉又生。
一春晴雨节,故老谈盛明。
互歌责难外,倍见台阶平。
玉帛走万国,土宇无师征。
安眠起常宴,竹杖时课耕。
幸无幻化术,废举非素萦。
相期慎迟暮,造物憎完名。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以及注释:
第一句:长风振林木,摋羽辞高冥。
- “长风振林木”指的是长风呼啸,吹动林木,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
- “摋羽辞高冥”则是指羽毛被风吹得飘扬,似乎在告别高空。这里可能暗喻着一种离别或升迁的意味。
第二句:委身失所托,惴己曾人情。
- “委身”意味着放弃自己原有的地位或身份。
- “失所托”表示失去了依托或依靠。
- “惴己曾人情”则是指因为担心失去依靠而感到不安。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现状的担忧。
第三句:清阶历形要,残梦多南荆。
- “清阶”可能指的是清晰的阶梯或道路。
- “历形要”表示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或前行。
- “残梦多南荆”则是指梦中充满了南方的荆棘,暗示着旅途的艰辛或挑战。
第四句:叉鱼句尚续,来燕泉又生。
- “叉鱼句”可能是描述某种捕鱼的场景。
- “尚续”表示还在继续或延续。
- “来燕泉又生”则是指春天的燕子又回来了。这可能意味着新的开始或生机的到来。
第五至第八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 “一春晴雨节”,整个春天都在经历晴雨交替的季节。
- “故老谈盛明”,年老的人谈论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 “互歌责难外”,人们相互唱着歌儿,批评外界的是非。
- “倍见台阶平”,台阶更加平缓,容易上爬。
- “玉帛走万国”,用玉帛交换各国之间的和平。
- “土宇无师征”,“师征”在这里可能是指战争或征战,表示国土广阔,无需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
第九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 “安眠起常宴”,晚上可以安心睡觉,白天常常参加宴会。
- “竹杖时课耕”,使用竹杖耕作,可能是指隐居生活。
- “幸无幻化术”,幸运地没有被卷入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
- “废举非素萦”,放弃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出于一贯的追求。
- “相期慎迟暮,造物憎完名”,希望在未来能够谨慎行事,不要等到晚年才后悔没有珍惜名誉。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态度。
- “造物憎完名”,认为造物者(命运)讨厌完美无缺的名声。
- “相期慎迟暮”,希望在未来能够谨慎行事,不让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