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绝遥想,结志惟读书。
穷年枉寻觅,大道浑塞如。
茅茨日就剪,坦坦成通衢。
天真宛然在,直以人事疏。
静观恍自行,俗径翻萦纡。
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
慨兹世缘浅,酷爱山林居。
桑麻话俦昔,临水观游鱼。
班荆信散坐,行次奚重拘。
所欣百代下,墨守还故庐。

译文

村庄远离世俗,立志读书求知。

穷年寻访不得,大道被无知蒙蔽。

茅草屋檐日日修剪,平坦宽敞如同通衢。

纯真本性依然保持,只因世故而疏远。

静观世事恍若梦中行走,庸俗之路让人迷茫。

浮名虚利如梦前,饱食之后心已空虚。

感叹世间缘分浅薄,酷爱山林生活宁静。

桑麻话旧与友相聚,临水观赏游鱼嬉戏。

铺开竹席围坐交谈,行旅途中无拘无束。

所喜百代后墨守成法,仍守故庐不改初心。


注释

  1. 次:追随、效仿。
  2. 少宰燕泉: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燕泉。
  3. 其三:是组诗中的第三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4. 真想:表示深切的愿望。
  5. 结志惟读书:决心只有通过读书来成就自己的志向。
  6. 穷年枉寻觅:经过多年的努力寻找,仍然一无所获。
  7. 大道浑塞如:大道理被无知的人遮蔽,无法理解。
  8. 茅茨日就剪:茅草屋檐每日修剪整齐。
  9. 坦坦成通衢:道路平坦宽阔,如同通衢一般。
  10. 天真宛然在:纯真的天性依然存在。
  11. 直以人事疏:只是因为世俗的纷扰而疏远了。
  12. 静观恍自行:静静地观察世事变化,仿佛自己能自主行动。
  13. 俗径翻萦纡:庸俗的道路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
  14. 浮荣枕前梦:浮华的名利成为睡前的美梦。
  15. 食饱良弃馀:享受富贵之后,反而丢弃了剩余的食物。
  16. 慨兹世缘浅:感慨世间缘分太短。
  17. 酷爱山林居:非常喜爱隐居山林的生活。
  18. 桑麻话俦昔:谈论过去与桑麻相关的趣事。
  19. 临水观游鱼:站在水边观看鱼儿游动。
  20. 班荆信散坐:用荆条搭起桌子随意坐下交谈。
  21. 行次奚重拘:旅行时不拘小节,自由自在。
  22. 所欣百代下,墨守还故庐:最喜欢后代子孙能够坚守传统,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村庄的宁静与田园生活的和谐,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恶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追求。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第一句“村庄绝遥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的乡村生活的向往;第二句“结志惟读书”,则是他坚定地选择了读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第三句“穷年枉寻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寻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大道浑塞如”一句却揭示了诗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无知和误解,也不放弃探索。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茅草屋檐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简约生活的赞美;“坦坦成通衢”更是表达了他对于这种朴素生活方式的喜爱。同时,“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物质享受的不满。

诗人通过对世态炎凉的观察,表达了他对人性的失望;然而,“所欣百代下,墨守还故庐”又体现了他对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期待。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