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气青阳始献春,上坛云物倍看新。
南郊遍祀元殊数,西岳重移似有神。
风马云车瞻陟降,金绳玉册感前程。
礼成听得华夷颂,中国真占有圣人。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迎气青阳始献春:迎接春天的到来,开始进行各种祭祀活动。“青阳”通常指春季的太阳,“献春”表示对春天的庆祝和祭祀。
上坛云物倍看新:在祭坛之上,可以观赏到许多新鲜、美丽的景象,如云彩和物品等,这些景象都显得格外新鲜有趣。
南郊遍祀元殊数:在南郊(即南方郊外)进行了广泛的祭祀,纪念和崇拜的对象数量众多。这里的“元殊”可能指的是多种神明或重要的文化象征,而“数”则强调了这种祭祀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西岳重移似有神:西边的华山(西岳)好像真的有神灵存在,这里的“重移”可能指的是频繁地迁移或者搬迁的意思,而“神”则强调了华山的神秘和神圣性质。
风马云车瞻陟降:通过风动的云车(一种神话中的交通工具),可以观察到从山巅到地面的升降变化,这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观察和体验。
金绳玉册感前程:使用金绳和玉册来感应未来的行程或命运。这里的“金绳”和“玉册”可能象征着贵重和纯洁的事物,而“感前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礼成听得华夷颂:当仪式结束后,听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赞美的声音,这里的“华夷”是指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颂”是赞美之词。
中国真占有圣人:中国真正拥有了像圣人一样的领导者或智者,这里的“真占有”强调了真正的拥有或掌握,而“圣人”则是最高的道德典范或智慧象征。
译文
迎气青阳始献春,上坛云物倍看新。
南郊遍祀元殊数,西岳重移似有神。
风马云车瞻陟降,金绳玉册感前程。
礼成听得华夷颂,中国真占有圣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节日——清明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和感受。诗中通过对春天、祭祀、自然景观、历史传统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理想领袖和智慧的象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