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石溪流壮,漫山草树稠。
青萝结茅屋,白羽步沙洲。
松子霜前落,凫翁藻面浮。
闲身酬勿药,土壤答真休。
【注释】野出:野外。激石溪流壮:激荡着的溪水波涛汹涌。漫山草树稠:茂密的山林,密集的树林。青萝结茅屋:绿色的藤萝结成了茅屋。白羽步沙洲:白色的鸟羽毛在沙滩上漫步。松子霜前落:松子被霜打后掉在地上。凫翁藻面浮:水鸟的羽毛在水中漂浮。闲身酬勿药:悠闲的身体去追求长生不老。土壤答真休:泥土回答着真正的休息。
【译文】
野外激荡着波涛汹涌的溪水,茂密的山林,密集的树林。
绿色的藤萝结成了茅屋,白色的鸟羽毛在沙滩上漫步。
松子被霜打后掉在地上,水鸟的羽毛在水中漂浮。
悠闲的身体去追求长生不老,泥土回答着真正的休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风景的诗歌。首句“激石溪流壮”描写了溪水激荡的景象,用“壮”字来形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溪水的奔腾和激荡。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中的草木繁茂、树木丛生,以及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如画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第二句“野出”承接上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溪流的奔涌。“漫山草树稠”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溪流的奔涌,还通过描述草树的密集程度,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画面。这里的“稠”字,形容了草树生长茂盛的特点。
第三句“青萝结茅屋”,诗人又转向了自然景物中的另一个细节——茅屋。“结”字生动地描绘了青萝缠绕在茅屋上的奇特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青萝结茅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第四句“白羽步沙洲”,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沙滩上的场景。“白羽”二字,既形容了鸟儿羽毛的颜色,也暗示了它们轻盈、自由的特性。“步沙洲”则描绘了鸟儿在沙滩上漫步的情景,给人一种悠闲、惬意的感觉。
第五句“松子霜前落”,诗人继续描述了大自然的景象。“霜前落”既指松子的成熟季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替。这里的“落”字,既有松子的成熟之意,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以“闲身酬勿药,土壤答真休”作为结尾。“闲身酬勿药”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土壤答真休”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