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实登庙廊,托根暂向李桃场。
包涵元气百万斛,散作大地先春香。
往时卧雪篷窗底,疏影横斜上窗纸。
开窗疑是故人来,相思咫尺如千里。
一枝曾寄重南金,相期不改岁寒心。
朅来披拂丹霄路,倍忆清标与神遇。
山林聚首重有期,人意花香只如故。
樽酒花前慰别情,翠禽声底月三更。
长安春物遥相待,预订星溪鸥鹭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春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庚子秋予将赴春官友人王朝纪出扇间梅索题赋以寓别
- “庚子秋”指的是大历元年的秋天,“予”是指作者自己,“春官”是指春天的官职。“王朝纪”可能是一位朋友的名字,而“出扇间梅”则是在扇子上题写诗句来表达情感。
- 江南佳实登庙廊,托根暂向李桃场。
- “江南佳实”指的是江南地区出产的珍贵水果或者植物。“庙廊”是指庙宇和廊房,这里可能是指朝廷或者是某个重要的场所。“托根暂向李桃场”意思是说这些珍贵物品暂时被安置在靠近桃林的地方。
- 包涵元气百万斛,散作大地先春香。
- “包涵元气”表示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百万斛”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数量之多。“散作大地”意味着这些东西散发出了春天的气息。
- 往时卧雪篷窗底,疏影横斜上窗纸。
- “往时”指的是过去的时光。“卧雪篷窗底”形容雪花覆盖在船篷的窗户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美丽的画面。“疏影横斜上窗纸”则描绘了梅花的影子斜斜地映照在窗纸上。
- 开窗疑是故人来,相思咫尺如千里。
- “开窗疑是故人来”形容打开窗户后,好像看到了老朋友的身影。“相思咫尺如千里”则表达了即使距离很近,但是思念之情却感觉像是隔着很远的距离一样。
- 一枝曾寄重南金,相期不改岁寒心。
- “一枝曾寄重南金”指的是曾经将一枝梅花寄给了远方的朋友。“重南金”可能是指珍贵的礼物或者是珍贵的友谊。“相期不改岁寒心”意思是期待这份友谊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保持始终如一的品质。
- 朅来披拂丹霄路,倍忆清标与神遇。
- “朅来”是突然来临的意思。“披拂”是形容风轻轻吹过的样子。“丹霄路”是指天空中的道路,可能是比喻仕途或者是人生的路途。“清标与神遇”可能是指清高的品德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 山林聚首重有期,人意花香只如故。
- “山林聚首”指的是在山林之中重逢。“重有期”意味着这次重逢有一个确定的期限。“人意花香只如故”则表达了尽管人事已非,但是那份美好的回忆依旧如旧。
- 樽酒花前慰别情,翠禽声底月三更。
- “樽酒花前慰别情”是指在宴会上喝酒赏花来安慰离别的情感。“翠禽声底月三更”则描绘了夜晚时分,翠鸟的叫声伴随着月光。
- 长安春物遥相待,预订星溪鸥鹭盟。
- “长安春物”指长安地区的春天里的事物,可能是春天的景物或者是春天的活动。“预定星溪鸥鹭盟”可能是说要在春天的时候约定一起在星溪或者鸥鹭聚集的地方相聚。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春游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