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觉春归疾。
临风欲赋送春诗,花事阑珊愁阁笔。
东皇别我去难留,夕阳冉冉心悠悠。
绿杨枝上莺声老,芳草渡头香雨收。
抚兹不觉伤怀抱,孤云梦绕闽南道。
高堂添却镜中霜,安得春光镇长好。
回看九陌游冶儿,锦鞍白马轻罗衣。
少年只谓长如此,不问春归春不归。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析:

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觉春归疾。
注释:“今年”指本年度。“春多三十日”意味着春天比往年多了整整一个月。“送春”是指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在送别春天的同时也在感慨时间过得飞快。

临风欲赋送春诗,花事阑珊愁阁笔。
注释:“临风”意为站在风中,“赋”即作诗。这里的“花事阑珊愁阁笔”表达了诗人因春天即将结束而感到惆怅,难以下笔创作诗歌。

东皇别我去难留,夕阳冉冉心悠悠。
注释:“东皇”指的是春天的神祇,这里借指春天。“别我”即告别。“冉冉”形容太阳缓缓移动的样子。“心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绿杨枝上莺声老,芳草渡头香雨收。
注释:“绿杨枝上莺声老”描绘了鸟儿在杨柳树上欢快歌唱的景象。“芳草渡头香雨收”则写出了雨水过后,芳香的草地和渡口的景致。

抚兹不觉伤怀抱,孤云梦绕闽南道。
注释:“抚兹”意为抚摸着这些景物。“伤怀抱”表示诗人因为触景生情而感到悲伤。“孤云”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孤独的身影,“梦绕闽南道”意味着诗人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福建。

高堂添却镜中霜,安得春光镇长好。
注释:“高堂”指的是高大的房屋或家。“添却”是增加的意思。“镜中霜”可能指的是镜子上的结霜,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安得春光镇长好”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春天能够永远存在。

回看九陌游冶儿,锦鞍白马轻罗衣。
注释:“回看”意为回头看。“九陌”指的是繁华的街道,“游冶儿”指的是游荡的年轻男子。“锦鞍白马轻罗衣”描绘了年轻人骑着马、穿着轻盈衣服的场景。

少年只谓长如此,不问春归春不归。
注释:“少年”指的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只谓”是认为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的看法,认为只要快乐就不必关心时间如何流逝,春天是否回来并不重要。

赏析:这首诗以送别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在面对时间的流逝时,不必过于执着,重要的是保持当下的快乐和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