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湖水清如镜,不与游人照白头。
岂独尊前千顷月,更怜笛里满湖秋。
蘋花洗盏香堪把,荷叶拂衣凉未收。
此夜潇湘洞庭上,放歌谁得坐轻舟。
中秋泛湖
寺前湖水清如镜,不与游人照白头。
岂独尊前千顷月,更怜笛里满湖秋。
蘋花洗盏香堪把,荷叶拂衣凉未收。
此夜潇湘洞庭上,放歌谁得坐轻舟。
注释:
- 中秋泛湖:在中秋时节游览湖畔。
- 寺前:指寺庙前的湖水,通常比较清澈。
- 不与游人照白头:意为湖水清澈透明到让人无法看到自己的白发。
- 尊前:即酒席前的酒杯,尊是古代一种饮酒的器具。
- 千顷月:意味着月亮照耀了整片湖面。
- 蘋花洗盏:指的是用蘋花清洗杯子里的酒,蘋花是一种植物。
- 浣衣凉未收:形容湖风凉爽宜人,仿佛在洗涤着衣物。
- 此夜:今晚,特指中秋之夜。
- 潇湘:湖南的别称。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放歌谁得坐轻舟:意为在今晚的美景中尽情歌唱,谁能坐在轻快的小船上欣赏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晚泛游湖光水色的诗。首联通过“寺前湖水”和“不与游人照白头”表达了湖水之清澈明亮,以至于连自己的白发都无法映出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宁静之美。颔联则转向了自然景致,用“尊前千顷月”和“笛里满湖秋”来表达中秋之夜月光洒满湖面、秋风送爽的意境。颈联“蘋花洗盏”、“荷叶拂衣凉未收”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用蘋花洗杯和感受微风拂面的愉悦,展现了湖边夜晚的宁静美好。尾联则是全诗的高潮,“此夜潇湘洞庭上,放歌谁得坐轻舟”,诗人在中秋佳节的湖上畅饮高歌,似乎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只想与这美丽的夜景同在一叶小舟之上。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晚湖光水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这个美好时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