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竹树转渔沙,岂但情真会亦嘉。
过雨轩窗来燕子,禁烟村落熟梨花。
郊西宿麦初鸣雉,墙下柔桑欲乳鸦。
闾里颇淳耕读在,白头群从古田家。

【注释】

1.深竹:指竹林。转渔沙:形容竹子郁郁葱葱,好像转过渔塘一样。嘉:美好,好。

2.过雨:春雨过后。轩窗:有雕花的窗户。来:来到。燕子:这里代指春天的使者——喜鹊。

3.宿麦:已经收割了的麦子。鸣雉:野鸡在田野里叫。墙下:屋檐下。柔桑:嫩桑叶。欲乳鸦:好像小乌鸦要吃桑叶一样。

4.闾里:村庄。淳:朴实。耕读:耕种与读书。在:在这里。田家:农民的住处。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写春日景色的,但诗中没有出现“春”字,却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诗的开头两句是写景,后三句是抒情。前二句是总写春天景色之美,后二句是分写春天景色之美,最后二句则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一联,“深深竹树转渔沙”,写春意浓郁,竹树郁郁葱葱,好像转过渔塘一样;鱼虾在水中游弋。“岂但情真会亦嘉”一句,意思是说:不仅感情真挚、美好,而且景物也非常美好。

第二联,“过雨轩窗来燕子,禁烟村落熟梨花”,写春天的景象。春天来了,雨水滋润着大地,使万物都充满了生机,连飞鸟也欢蹦乱跳起来;而春天到来的消息,还被传到了村落里,人们知道春天就要来到了。“禁烟村落熟梨花”写的正是这一景象。

第三联,“郊西宿麦初鸣鸡,墙下柔桑欲乳鸦”,写的也是春天的景象。“郊西宿麦”即是指郊外的麦田,春天的麦苗长势很好,刚刚成熟,又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牧童的歌声;“墙下柔桑”即是指墙边的桑树,嫩桑叶长得正好,小乌鸦们又出来觅食了。这两句写的也是春天的景象。

第四联,“闾里颇淳耕读在,白头群从古田家”,写的是乡村生活的美好景象。这里的“淳”字,指的是朴实,不虚饰。诗的意思是说:乡村的生活很淳朴,耕田读书的人们很多,过着很朴素的生活;白发老人和一群孩子都是耕田读书的人,过着很朴素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