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有梓材,南山有乔木。
乔木邛2以直,梓材俯且曲。
睹兹恒怵惕3,睊睊4动心目。
庶几日勉旃,无遗彼羞辱。

注释:

  1. 北山有梓材,南山有乔木。
  2. 乔木邛以直,梓材俯且曲。
  3. 睹兹恒怵惕,睊睊动心目。
  4. 庶几日勉旃,无遗彼羞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北山梓材和南山乔木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追求,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
    首句“北山有梓材,南山有乔木”,诗人通过对比北山的梓材和南山的乔木,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这里,梓材和乔木都是树木,而梓材是指坚硬的木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乔木则是指高大的树木,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次句“乔木邛以直,梓材俯且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北山梓材和南山乔木的特点。这里的“邛”字,可能是指一种树木的名称,也可能是形容词,表示树木挺拔直立的样子。而“俯且曲”则形象地描绘了梓材弯曲下垂的姿态。诗人通过这两句,巧妙地将两种不同的树木进行了对比,从而突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三句“睹兹恒怵惕,睊睊动心目”,诗人通过观察这两种树木,引发了内心的感触与思考。这里的“怵惕”是一种心理状态,形容人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而“睊睊”则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美好而令人心动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最后一句“庶几日勉旃,无遗彼羞辱”,诗人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期许与决心。这里的“勉旃”是一种古代用语,意为勉力前行,不要放弃。而“彼羞辱”则是指前文提到的两种树木,暗示着它们各自的命运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发生变化。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北山梓材和南山乔木的形象描绘,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价值观念,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