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不是辞,陶家家数正如斯。
近来次第施行尽,只欠临流会赋诗。
注释:归去回来啊,这不是一个辞别的话,陶渊明的家家都是如此。
近来次序依次施行尽了,只差在水边吟咏赋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赞美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志向。诗中“陶家家数正如斯”一句,既表明陶渊明家风的淳朴自然,也暗合诗人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出自东晋末年名将陶侃后代),同时透露出诗人对陶家的仰慕之情。
归去来兮不是辞,陶家家数正如斯。
近来次第施行尽,只欠临流会赋诗。
注释:归去回来啊,这不是一个辞别的话,陶渊明的家家都是如此。
近来次序依次施行尽了,只差在水边吟咏赋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赞美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志向。诗中“陶家家数正如斯”一句,既表明陶渊明家风的淳朴自然,也暗合诗人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出自东晋末年名将陶侃后代),同时透露出诗人对陶家的仰慕之情。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是要求分析诗歌的颈联,然后把握颈联的意思,再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 1. 蓼花映水夹堤红,萧飒平原古郡东:首联写景,描写了诗人经过德州时看到的景色:岸边的蓼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与堤岸的红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鲜艳;辽阔平坦的平原上,古老的德州城东边,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门毁承天火尚红,词臣被黜向江东。 (安陵道中与岳季方阁老许彬) - 注释:这句话意味着安陵道中的建筑因为火灾而毁坏,但词臣(官员)因罢黜而被贬往江东。 - 译文:在安陵道中,我们见证了一场大火,烧毁了许多房屋。作为官员的我们,因为某种原因被罢黜。 2. 斩蛟徒有旌阳剑,报主空怀忠武风。 (安陵道中与岳季方阁老许彬) - 注释:虽然有人试图斩杀蛟龙,但只是徒劳无功
燕台怀古 督亢陂荒蔓草生,广阳宫废故城平。 秋风易水人何在,午夜卢沟月自明。 召伯封疆经几换,荆卿事业尚虚名。 黄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来士价轻。 注释: 1. 督亢陂:指古代的督亢地区,一片荒芜的土地。 2. 广阳宫:曾经的皇宫所在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废墟。 3. 秋风易水:易水,一条流经今天的河北省境内的河流,秋天的风使得它更加凄凉,象征着人的孤独和哀愁。 4. 召伯:周朝的一位著名大臣
【注释】 绿鬓朱颜:指美女的容颜。妆:指化妆。侍儿:宫女。段安香:唐代女子,姓段,名安香。 谩(màn):空;白白地。诧(chà):惊奇。桃核异:传说中桃花心木做成的核子,可入药,能治百病,称为神木。穆王:周穆王。马蹄茫:传说中周穆王西游昆仑山时,马行至日落处,见有骏马在天边奔驰,故有此说。 烟霞:云雾和山色。回山,指回望山。苍茫:迷蒙不清的样子。夕:傍晚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
“游崆峒山(1) 其六”: 万古崆峒胜不磨,洞天天下数无多。 弯环冈阜眉横黛,重叠峰峦髻涌螺。 石榻静宜行倦卧,仙桥危待酒醒过。 广成已化轩辕逝,未炼神丹奈老何。 注释: - “万古崆峒胜不磨”:指崆峒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美景名扬四海,历经万年依然美丽如初。 - “洞天天下数无多”:指天下的名胜之地不多,而崆峒山则是其中之一,具有独特魅力的洞天福地。 - “弯环冈阜眉横黛”
注释: 1. 盘谷: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 2. 孟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北,黄河流经其下。 3. 王屋:山名,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盘谷诗。诗人通过对盘谷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早闻盘谷序昌黎”,诗人在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关于盘谷的传说和赞美,因此当他亲自来到这里时,心情激动,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注释: 1. 只合栖迟陇亩间,情同毛义偶为官:我只该在田间悠闲地生活,和毛义那样偶然被任命的官员一样。 2. 谋身自信机心拙,报国宁辞行路难:谋求个人私利时,我相信自己没有心机,但为国家效力却宁愿经历重重困难。 3. 尚想佩环趋北阙,可堪缧绁系南冠:我还想佩着印信,走向皇宫的门阶,却无法忍受束缚自己的命运,就像被囚禁的囚犯被戴上南冠一样。 4. 坐来点检平生事,谈笑今朝死亦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中的景物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或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社会价值等;最后扣住标题、作者、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游崆峒山(其一) 金景晶荧散彩霞,白云中是广成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作答。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再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即可。注意关键字词的解释,如“崖”“圣恩”“若许”等。然后结合注释内容分析赏析。 【答案】 ①“两壁微开一径遥”:形容山势险峻,两山相夹,形成一条狭窄的山路。 译文:两山对峙,中间仅容一人通过,小路遥远而险峻。 ②“愁怀到此已全消”
诗句释义如下: 1. 文场昔日旧持衡:昔日在文学领域担任重要职位,像秤砣一样稳固地支撑着文坛的平衡。 2. 玉笋班尘第一名:形容才华出众,如同玉石一般纯洁,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 3. 交谊敢同金谷醉:敢于与那些在金谷园中豪饮的贵族朋友相媲美,展现出不羁的风采。 4. 宦游偶伴玉堂荣:偶尔随从皇帝出行,享受皇家的荣耀,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无奈和孤独。 5. 心知散地淹豪杰:虽然身处官场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属于《代祀海渎纪成乐章》中的“迎神”部分。 2. “阴风飕飕寒景流”:描写了天气阴沉,寒风凛冽的景象。 3. “神之来兮骖两虬”:描述神灵驾乘着两条蛟龙降临的场景。 4. “蠙珠结佩琅玕”:指神灵佩戴的珠宝和宝石。 5. “湘灵作傧原胥俦”:指湘灵作为傧相,与众人一同前来。 6. “先驱欲至妖氛收”:指先遣队伍到达,使邪恶的气息随之消散。 7. “夔魖敛迹魍魉愁”
注释: 1. 北山有梓材,南山有乔木。 2. 乔木邛以直,梓材俯且曲。 3. 睹兹恒怵惕,睊睊动心目。 4. 庶几日勉旃,无遗彼羞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北山梓材和南山乔木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追求,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 首句“北山有梓材,南山有乔木”
天眷皇明,诞命高祖。 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眷顾着皇明,诞生了高祖。 译文:这是对皇帝和祖先的颂扬。 天眷皇明,俯建万方,定都江浒。 如龙斯蟠,如虎斯踞。 以朝以会,以享以祀。 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眷顾着皇明,建立了四方,定都江浒。如龙盘旋,如虎踞坐。 译文:这是对皇帝建立四方、治理国家的描述。 逖矣厥谟,钦于世世。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大的谋略,永远受到世人的敬仰。 译文
【注释】 慕邵:诗人自号。邵家:指唐宣宗时宰相李德裕的族兄李宗闵,曾因谋反而被杀,后人称其家族为“李氏”。生活:这里指李宗闵的生活。 冁然:大笑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叙生平,表达了他与李宗闵一样被贬谪、遭受打击的痛苦之情。全诗以“学弄丸”作引子,点明主题;以下四句,写自己年才五十便遭罢官,却在家中学弄丸,暗喻在逆境中不灰心,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最后两句,用夸张的手法
王孟端《枯木竹石二首》其一:"九龙山人已仙去,空有灵迹留人间。到处若无鬼神护,云气何以时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龙山所见的美景,通过对比和假设,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注释:九龙山人的仙迹已经消逝,只留下他的灵迹留在人间。如果四处没有鬼神的保护,那么云气又怎么能时常来往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孟端这位已逝高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九龙山人已逝,留下的只是他的灵迹,而他的幽灵却无处不在。作者感叹如果没有鬼神的保护,云气又如何能够时常来回呢?这既表达了作者对王孟端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深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