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薜攀萝捷似猱,上方能到敢辞劳。
象王世界三千大,鹏背扶摇九万高。
露气依稀成沆瀣,泉声宛转奏琅璈2。
凭高不尽登临兴,怅望东南学舜号。
【注释】
- 扪(mén)薜:用手摸索薜荔。攀萝:手攀藤萝。捷(jié)、猱(náo):指攀援的本领。上方:山之高处。敢辞劳:不怕辛苦。象王:神话中象牙精,能变化为各种形态,统管山林。比喻高超。世界:指山林。三千大:形容广阔、高大。鹏背:即鹏程,指巨大的翅膀。扶摇九万高:形容高飞。沆瀣(hàng xiè):一种露水。传说饮其水可以延年益寿。琅璈(láng máo):玉磬,乐器。
- 沆瀣:同“沆瀣”。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崆峒山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扪薜攀萝捷似猱”,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诗人攀援山林的情景。第二句“上方能到敢辞劳”,则表现出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两句“象王世界三千大,鹏背扶摇九万高”,则是对崆峒山壮丽景色的高度概括和赞美。这两句诗句中的“象王”和“鹏背”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分别象征着山林中的主宰者——象牙精和鲲鹏。它们的形象既高大又神奇,令人惊叹不已。最后两句“露气依稀成沆瀣,泉声宛转奏琅璈”,则是诗人在山顶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这里的“沆瀣”和“琅璈”也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分别代表了一种珍贵的露水和美妙的乐器声。这些元素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