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
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
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
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
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
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
【注释】
①出郊:指外出。频:频繁。系艇:把船系在岸边。不依山:不靠山居住。②樵者:打柴的人。千林下:在千林木丛中。一水间:一条小溪或河流。③岩花:岩石上的花。春更碧:春天的花更加鲜艳。渚(zhǔ ):水中沙洲。夕仍斑:傍晚的水面依然斑驳。④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你总是逃避现实,我将和你一起隐居。⑤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之鹤,这里代指神仙。何意白云还:为什么又要返回人间。⑥龙剑:宝剑。斗边色:指剑的锐利和光芒与阳光相斗的样子。⑦玄芝:黑色灵芝,一种珍贵的草药。⑧丹书:用丹砂写在纸上的书稿。次第删:逐字逐句地删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向往神仙生活的抒情诗。全诗以“出访陆长庚不遇”为题,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强烈愿望。
首联“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诗人出城远游,频频系舟江岸;筑屋而居,却不肯傍山傍水。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写照。他渴望逃离世俗的纷扰与喧嚣,却又不能摆脱尘世的羁绊,只能在江边驻足,遥望群山。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颔联“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千林木丛中,一位打柴人的身影悠然自得;一条小溪或河流两岸,一家人家炊烟袅袅升起。这些自然景物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和谐,与诗人内心的焦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又表达了他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厌恶。
颈联“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岩上春花更加绚丽多彩,晚来时湖面波光粼粼,草木摇曳生姿。诗人通过对这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然而,这种向往却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使他更加感到失望和沮丧。
尾联“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问对方:“你认为我逃避现实吗?我要和你一起隐居。”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他也明白这只是自己暂时的想法而已,真正的归宿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中去。因此,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归隐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出访陆长庚不遇的情景,展现了他渴望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