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浤字叔度平湖人弱冠博极经史不事章句倜傥负奇通轻侠类河朔壮士好谈论古今成败知边塞事扣之纚纚不可穷也少为贵公子性豪迈尝游建业命酒泛舟召旧院名姬大会词人于秦淮酒半一姬倚槛微叹曰惜无两岸红蕖佐此胜集明日复置宴比客至则晚风拂席荷香袭人举座莫测其故盖于是夕悬金购得数百缸碎而沈之自是十四楼中皆目为樊川复出生平累致千金缘手散去诗法全宗少陵有贲趾山房集
生卒年:?-?
陆启浤
查阅内容
【注释】 东湖: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社集:指文人雅集。分得台字:诗中“台”字为韵脚,诗人应是借题发挥,以“台”字为题,吟咏新居之美。翻经窟:指佛教寺院。著字台:指道士的修炼之地。丹光:指佛光。浪出:佛光浮荡而出。碧影:指山影、树影。到林:指进入山林。金羊烛:指佛前燃灯。未煤:指尚未燃尽。萝月:指月光。已徘徊:意为已萦绕不去。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点明题旨,二句写景,三至六句写意
【注释】 ①伯淳表兄:作者的表兄。东归:指回到家乡。石庄: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市。②有作:有诗相赠。③良友:指好诗友。④老畏:指年老体弱,怕被人嘲笑。⑤张翰:西晋人,字季鹰,吴郡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曾为洛阳令,后辞官归隐,见秋风起,思故乡莼羹鲈鱼脍,遂弃官而还。⑤“田家”句:意谓田园生活很值得羡慕,并不只是思念张翰而已。⑥邮签:邮信。滩:渡口。⑦《汉书·终军传》:汉时终军出使南越
【注释】: 1. 郡归与遐卿谈聚:指作者与友人在郡中聚会。郡,即郡邑,指州郡。遐卿即张遐卿。 2. 一棹回春雨:指诗人乘船归来时,春雨刚刚停歇。一棹,一叶小舟。 3. 深宵散冷烟:指诗人在深夜乘小船返回,只见水面上飘荡着寒冷的烟雾。 4. 别无多日夕,话不尽山川:指诗人与友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彼此谈论的话题却涉及许多自然景观。 5. 诗思教人静:指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能够让人心境宁静。 6.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联以“看月”为线索;颔联写“凉阴栖板屋”;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尾联写诗人难以入睡。 【答案】 译文:秋夜独看明月,在高楼上吹奏着画角。凄寒的月光中,栖身于破旧屋舍,泪洒如霜风,衣衫旧了,仿佛泥土的痕迹。五更时分不能安眠,醒后梦见自己与妻子在一起,又回到那凄凉的夜晚。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年七月,作者应制举,登进士第。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
注释: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证果寺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 指说前村寺,当时证果回。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西山后,从红光寺经过延寿寺,来到证果寺时的情景感受。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证果寺”首句交代了游踪。诗人从红光寺出发,一路向西游览,到达延寿寺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客漫然疑白璧”,意思是说有位客人对这白璧漫不经心地怀疑起来;“无媒终不悔红颜”,意思是没有媒人终究不后悔自己曾经有过的美貌;“流离逆旅人情去”,意思是在流离失所的旅店中,人们的心情都变了;“萧索寒风壮士还”,意思是萧索的寒风吹拂着将士们,他们要回到家乡了;“千载披裘怀想像
十年天地竟何如,重忆横戈抚剑馀。 方略虚传充国老,箧中谤满乐羊书。 感时黯淡歌临穴,当事从容笑覆车。 祇有廉生称弟子,向人双眼似当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启浤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其诗歌内容、译文注释和作品赏析的详细解释: 1. 诗词原文: 十年天地竟何如, 重忆横戈抚剑馀。 方略虚传充国老, 箧中谤满乐羊书。 感时黯淡歌临穴, 当事从容笑覆车。 祇有廉生称弟子, 向人双眼似当初。
【注释】 雅闻:很了解。君:你。何以:为什么。独:只,只有。诗名:诗歌的名声。易简:简易。真新调:确实新颖的格调。波澜:波浪,比喻文章的起伏变化。悦:使喜悦。弱草:细弱、柔软的草,喻指年老体衰之人。飐(jiǎn)度:风吹过,轻轻飘过。残莺:凋零的黄莺。朋面:朋友之面,泛指同辈或友人。三缄:封了三个口的信笺,用来表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友人谭友夏的一首诗。从内容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见此溪流细,逢人问亦稀: 注释:看到这条小溪水流细腻,遇见行人也很少。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溪水细腻、清澈,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同时,“逢人问亦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 秋田遗犊瘦,村桕拥霜肥: 注释:秋天的田野里,牛儿瘦弱
送司马尧夫之津门 眼底知交尽,怜君复向人。 食贫无定迹,分手即孤身。 云阔兵戈路,衣寒沧海春。 北门开幕府,帷幄倚天津。 译文: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朋友都已离去,只剩下我一人独自面对。我的生活贫困,没有固定的居所,每次离别都让我感到孤单。 天空广阔,道路艰险,士兵们在战争中前行,而我却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受着春天的寒冷。 北方的城门已经打开,将军们聚集在幕府中商讨对策
相关推荐
陈汝元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太乙,是会稽人。 陈汝元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杂剧《红莲债》和传奇《金莲记》也是他文学成就的代表。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显示了他在戏剧艺术上的造诣。陈汝元的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他的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风俗、审美趣味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明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状态
明江西吉水人,字子实。 洪武二十七年进士。 授行人。 永乐时为吏部员外郎。 十二年,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遏等护送哈烈使者还国,乃行经哈里、赛玛尔堪等十七国,绘其山川城郭,志其风俗物产,为《西域行程记》以献。 擢右通政。 有《陈竹山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