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县人稀早闭关,庭槐合抱挺苍颜。
秋深已觉寒蝉尽,日落徐看倦鸟还。
久历岁华宜老大,不藏丘壑亦萧闲。
有怀欲就东阳赋,文藻谁如康子山。
注释:
平谷公署古槐——在平谷郡的公署里,有一棵古老的槐树。
僻县人稀早闭关,庭槐合抱挺苍颜——僻居在偏远的县份,人们很少来访,我早早地关上了门,庭院中的那棵大槐树独自挺立,显得苍老而庄重。
秋深已觉寒蝉尽,日落徐看倦鸟还——秋天已经很深了,连树上的寒蝉也已经没有了声音,看着太阳慢慢落下,疲倦的鸟儿也回到了巢中。
久历岁华宜老大,不藏丘壑亦萧闲——经历了许多岁月的磨砺,我已经变得成熟稳重,并不需要隐藏在深山之中,也可以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有怀欲就东阳赋,文藻谁如康子山——内心充满怀念之情,想要到东阳去写文章,谁能像我一样才华横溢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平谷公署古槐的外貌和内在特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感悟和追求。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首句“平谷公署古槐”点明了题意,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平谷公署内古槐的形象,既突出了其古老、粗壮的特点,又表现出它的威严、庄重的气质。
颔联“秋深已觉寒蝉尽,日落徐看倦鸟还”则进一步描绘了古槐的生命力和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寒蝉和倦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寒蝉的消失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倦鸟的归来则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更体现了他对生命循环规律的理解。
颈联“久历岁华宜老大,不藏丘壑亦萧闲”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刻意隐藏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是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这里的“萧闲”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也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尾联“有怀欲就东阳赋,文藻谁如康子山”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他渴望能够到东阳去创作,用自己的才华书写人生的辉煌篇章。而在他看来,只有像康子山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期待和荣誉。这句诗既是对前文中诗人自赞的回应,也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鼓励和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