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溪上碧烟虚,最爱吴髯水竹居。
半亩清池堪引钓,一窗疏影碍临书。
每因月出常穿径,几为花开少住车。
回首风烟秋欲暮,题诗问讯近何如。
【注释】
荆溪: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北。吴半溪:即吴潜,字叔子,号东山居士,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90年(靖康元年),死于公元1260年(宋恭宗德祐二年)。水竹居:指水边竹林中住着的人家。
清池:清澈的池塘。堪:足以,能够。引钓:用钓鱼来比喻隐居生活。窗:这里泛指居室。疏影:指稀疏的树影,借以形容秋天景色。
穿径:穿过小径。为:被……耽误。花开:指花开时,因花而耽误了车马等。几:差不多。
风烟:风景和烟雾。秋欲暮:指秋天将近傍晚。题诗:写下诗句。问讯:询问消息。近何如:近来怎样?近如何:指近来的情况如何,多用作问候语。
赏析:
这首诗是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前两句“荆溪溪上碧烟虚,最爱吴髯水竹居”,点明地点、人物。荆溪,是江西九江一带的一条河名,这里泛指江流之旁。碧烟,指浓重的烟雾,形容江水波光粼粼,映照出一派美丽的景色。“最爱”二句,是对水竹居的喜爱之情的表达。“最爱”二字,表明对吴氏水竹居的特别喜爱,“最”、“爱”两字突出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吴半溪,即吴潜,字叔子,号东山居士,是宋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他一生坎坷,曾两次遭贬,晚年归隐于家乡,自号东山居士,其词多抒发忧愤之情,风格豪放。
三、四两句“半亩清池堪引钓,一窗疏影碍临书”,“半亩清池”是指水竹居前半亩的清静池水,用来象征幽僻的环境,“引钓”二句是说在这清静的环境中,自己常常到池畔垂钓,享受着与世无争的乐趣,同时在书房里阅读书籍。这两句通过“引钓”“看书”两个活动,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五、六两句“每因月出常穿径,几为花开少住车”,“常”、“少”二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月出”,是指月亮出来的时候;“花开花落”四字,既写出了春天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变化无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每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就常常穿过小径去看望吴氏;而每当花儿开放时,我因为花儿而耽误了车驾,只好很少来往。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回首风烟秋欲暮,题诗问讯近何如”。“回首”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和朋友分别后生活的感慨之情;“题诗”则表明了这种感慨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的;“问讯”一词,既是问候的意思,也是希望对方平安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这两句意思是说:每当秋风萧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们;于是我就写下诗句,寄给吴氏,询问你们近来的情况如何。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生变迁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