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深昼啼鹬,一春三见红日出。
鸣雷达曙雨浪浪,洪潦平阶仍入室。
江间浪涌蛟螭翻,鲤鱼安得窥龙门。
渡头行子立惆怅,徒系扁舟不可上。
美人只在水一方,百溯千回道转长。
雨中空见枇杷落,飞尽杨花更断肠。
顾全州见邀江水涨不能赴桂林山深昼啼鸟,一春三见红日出。
鸣雷响雨曙浪浪,洪潦平阶仍入室。
江间浪涌蛟螭翻,鲤鱼安得窥龙门。
渡头行子立惆怅,徒系扁舟不可上。
美人只在水一方,百溯千回道转长。
雨中空见枇杷落,飞尽杨花更断肠。
注释:
顾全州:指代诗人的朋友或者同乡。
啼鸟:指杜鹃鸟。
红日出: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霹雳:形容雷声。
平阶:平坦的台阶。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
龙门: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变龙的地方,这里比喻科举考试。
扁舟:小船。
百溯千回:多次往返寻找。
道转长:道路曲折漫长。
雨中空见枇杷落:在雨中只能看到枇杷树落下的花瓣。
飞尽杨花更断肠:杨花落尽,让人感到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桂林山水风光和人情风情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之美,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慨。
诗人用“顾全州见邀江水涨不能赴”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邀请的感激之情,但又因为江水上涨而无法前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珍视之情。
“桂林山深昼啼鸟,一春三见红日出。”两句则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美景色。诗人通过“昼夜啼鸟”和“红日出”的描写,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人又通过“鸣雷响雨曙浪浪,洪潦平阶仍入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观景象。诗人用“鸣雷响雨”和“浪浪”的描写,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磅礴气势;而“洪潦平阶”则表现了桂林山水的宁静和和谐之美。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诗人又通过“江间浪涌蛟螭翻,鲤鱼安得窥龙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神秘与奇特之处。诗人用“浪涌蛟螭翻”的描写,展现了桂林山水的惊险与刺激;而“鲤鱼安得窥龙门”则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神秘与奇特。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惊叹之情。
诗人又通过“渡头行子立惆怅,徒系扁舟不可上。”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桂林山水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用“渡头行子立惆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无奈;而“徒系扁舟不可上”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桂林山水的深情依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尽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和无尽眷恋。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桂林山水的壮美景色和神秘奇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