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学术敝,士心日汗卑。
跻扳得斗禄,宁使节行堕。
古人安分义,卿相有不为。
栖栖粪土中,困处固其宜。

【注释】

  1. 道丧:社会道德败坏,世风日下。
  2. 学术敝:指学术不兴,知识衰退。
  3. 士心:士人的志向和抱负。
  4. 跻扳:攀缘、向上爬升。
  5. 斗禄:争夺官职。
  6. 宁使:宁可。
  7. 节行堕:品行堕落。
  8. 古人:指古代有德行的人。
  9. 安分:守本份,守规矩。
  10. 卿相:指古代高级官员。
  11. 为:做。
  12. 栖栖:勤勉工作的样子。
  13. 粪土中:比喻地位低微。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士人道德的担忧。诗中表达了士人在追求官职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内心的道德操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品行来达到目的。这种现象在当时社会是非常普遍的。
    首联“道丧学术敝,士心日汗卑”,直接指出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学术界衰落的问题。这里的“道”指的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学”则代表了学术领域。诗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忧虑。
    颔联“跻扳得斗禄,宁使节行堕”,进一步揭示了士人们在追求官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道德操守。诗人以“攀缘”、“争斗”、“堕落”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士人为了获取官职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行径。这种行径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品行,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颈联“古人安分义,卿相有不为”,则是对古代有德行之人的赞美和对现代士人的警示。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士人的不同行为,呼吁人们应该坚守道德操守,不要为了追求利益而失去自我。这里,“古人”和“卿相”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前者是古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后者则是古代的高级官员代表。
    尾联“栖栖粪土中,困处固其宜”,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诗人以“栖栖”形容士人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以“粪土中”比喻自己身处卑微的地位,以“困处固其宜”表达了对于这种困境的接受和理解。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坚韧的心态,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和对士人行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社会风气恶化的忧虑和担忧。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士人应有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