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聚嬉戏,不离父母傍。
父母顾盻之,百忧为尔忘。
惟此慈爱心,比同春日光。
阳和透地脉,草木俱芬芳。
儿身巳长大,能不念往常。
愉色与婉容,倾心奉高当。
嗟哉力何短,父母恩甚长。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儿童的天真无邪来反衬出自己因年岁已高而力不从心,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奈心情。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情感真挚自然,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与温馨。

“勉学诗,其三”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整首诗的起兴部分。诗人在开头就点出了主题: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勉”是勉励的意思,“学”指学习,“诗”即诗歌,这里指《诗经》;“其三”则是指《诗经·邶风·谷风》中的一首诗。全句的意思是说: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其三”在这里是作为题目出现,实际上就是指这首诗。

下面就是这首诗的内容。

“儿童聚嬉戏,不离父母傍。”意思是说: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总是离不开父母身边。这里的“嬉戏”是指玩耍游戏,“傍”是旁边的意思,“不离”是形容孩子们紧紧跟在父母身边,不离左右。

“父母顾眄之,百忧为尔忘。”意思是说:父母亲望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心中的种种忧愁全都忘掉了。“顾眄”是回头看看的意思,“百忧”是各种忧愁烦恼的意思,“尔”是代词,指你,“忘”是忘记了。

“惟此慈爱心,比同春日光。”意思是说:只有这份慈祥的母爱,才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惟此”是只有这个的意思,“慈心”指慈祥的心,“比”是比喻的意思,“同”,是相同或等同的意思,“春光”是指春天里的阳光,“阳和”指温暖的阳光,“透地脉”指阳光能照亮大地,“草木俱芬芳”则是说草木都沐浴在阳光里。

“儿身巳长大,能不念往常。”意思是说:如今我长大了,能不想念过去的日子吗?“巳”是已经的意思,“念”是思念的意思,“往常”是以前的意思。

“愉色与婉容,倾心奉高当。”意思是说:我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身上穿着美丽的衣服,全心全意侍奉着你们。“愉色”是指喜悦的脸色,“愉”是高兴的意思,“婉容”是指美好的容颜,“奉高”是指侍奉尊长,“当”是应当的意思。

“嗟哉力何短,父母恩甚长。”意思是说:唉!我的力气多么短小啊,而你们的恩情是多么深厚啊!“嗟”是感叹的意思,“何短”是指多么短小,“甚长”是指多么长久,“力”是力气的意思,“短”是短小的意思,“何”是疑问的语气词,“恩”是指恩德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写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之情,以及孩子长大后对父母报恩之心,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