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桑梓树,迟迟杖履音。
未瞻父母颜,巳起恭敬心。
树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
此物犹足重,况彼钟爱深。
父爱我亦爱,不间兽与禽。
六亲同骨肉,何以能相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蔼蔼桑梓树,迟迟杖履音。
未瞻父母颜,巳起恭敬心。
树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
此物犹足重,况彼钟爱深。
父爱我亦爱,不间兽与禽。
六亲同骨肉,何以能相侵。

注释:

  1. 蔼蔼桑梓树 - 茂盛的桑树和梓树,这里指家乡的景色或家乡的土地。
  2. 迟迟杖履音 - 形容走路时拄着拐杖,声音悠长。
  3. 未瞻父母颜 - 没有看到父母的面容。
  4. 巳起恭敬心 - 已经产生恭敬之心。
  5. 树木手所植 - 你亲手种下的树木。
  6. 杖履身所任 - 杖和履是你身上的责任。
  7. 此物犹足重 - 这两样东西还足够重要。
  8. 况彼钟爱深 - 更何况他们对你的钟爱很深。
  9. 父爱我亦爱 - 父亲爱你,我也爱你。
  10. 不间兽与禽 - 不分贵贱,不论生灵。
  11. 六亲同骨肉 -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与你都是血肉之情。
  12. 何以能相侵 - 你怎么能侵害他们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深深的爱和尊敬,以及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开头两句描绘了家乡的景色和自己的行走声,表达了对家的思念。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的感情。最后两句则是对亲情的肯定,认为亲情不分贵贱,应该受到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父母的敬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