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弓宝玉二物耳,特书盗窃惩乱贼。
我诛鼠辈恨无力,著作有心禆六籍。
何时见汝生羽翼,奋飞重来侍吾侧。
不然变化为星辰,照临下土常烜赫。
外物聚散如置奕,胡为念汝长戚戚。
君不见自我得之失无憾,不如萧公差达识。

【注释】

  1. 失砚(yàn):失去砚台。失,丢失;砚:砚台。
  2. 大弓:指古代的良弓,比喻贤才。宝玉:指美玉,比喻贤才。二物耳:两个东西罢了,意思是说只有这两样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3. 特书:特地写信,表示郑重其事。
  4. 盗:偷窃。
  5. 我诛鼠辈:我诛杀那些像老鼠一样的贼人。鼠辈:比喻坏人。恨无力:非常恨自己没有杀死这些人的能力。
  6. 著作:写文章或著述。有心禆(zhēi)六籍:有心想帮助编纂六经(儒家经典)。禆:增益、辅助。
  7. 何时见汝生羽翼:什么时候你才能展翅飞翔,重来侍奉我呢?
  8. 不然变化为星辰:如果再不发生变化成为星辰就好了。
  9. 照临:照耀,普照。
  10. 外物:外界的事物。聚散:聚集和离散。如置奕:好比放在棋盘上的围棋一样。
  11. 戚戚:忧虑不安的样子。长戚戚:总是这样忧心忡忡的。
  12. 萧公:指西汉人萧何。差:差不多,接近。达识:有高超的见解。
    【译文】
    大弓和宝玉这两个东西罢了,特地写信来惩罚乱贼。我诛杀那些像老鼠一般的贼人却恨不能杀掉他们。有心想帮助编纂六经(儒家经典),却无法实现。什么时候你才能展翅飞翔,重来侍奉我呢?如果再不发生变化成为星辰就好了。照耀下土永远辉煌。外界的事物聚集和离散就像放在棋盘上的围棋一样。为什么总是这样忧心忡忡的呢?你自我得到它们时却不觉得遗憾,不如萧何那样的贤达之人有高远的见解。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于乾元二年所作,当时他困居蜀中,处境艰难。此诗借失砚自喻,抒发了作者因国难而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联以“大弓”对“宝玉”,表明自己与盗贼的不同。“二物耳”三字,又点明这是两件微不足道的东西,只是用来警醒世人不要贪图富贵。“特书盗窃惩乱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又表达了他的悲愤心情。“特书”二字,表明这是一次郑重其事的警告。诗人把失掉良材比作失掉一件宝贵的物品,这种写法,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情色彩。失掉良材,固然可惜!但更重要的,是失掉良材后不能为国家效力,这才是令人痛心的。所以,“我诛鼠辈恨无力”一句,既是对盗贼的谴责,又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著作有心禆六籍”,这是多么希望为国出力啊!但是,诗人只能怀着希望去努力,而不能去实践。这就更增添了诗人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颔联是说,虽然有了这样的志向,但却没有能够成功的机会。“何时见汝生羽翼”,诗人想象着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能像大鹏鸟那样展翅高飞,回到朝廷中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奋飞重来侍吾侧”,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实现理想的愿望。然而,诗人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反而更加痛苦。“不然变化为星辰”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也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憎恨。“照临下土常烜赫”,则是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有一天,他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普照大地,使天下百姓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一联中,“外物聚散如置奕”两句,是对全诗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句子。“聚散”二字,不仅概括了前四句的内容,而且也是下文“胡为念汝长戚戚”的原因所在。
    颈联是说,现在诗人的处境是“外物聚散如置奕”,也就是说,他的处境就像下棋时棋子的排列一样,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没有一个固定的立足点。因此,“我诛鼠辈恨无力”,诗人感到十分痛苦。“长戚戚”三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不安的心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尾联是说,如果再不变化成为星辰的话,那将是非常遗憾的。“萧公”指萧何,这里借指贤臣。“差达识”即接近贤达的见解,意思是说萧何的见识接近于圣人的境界了。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显示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采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寓意深刻,含蓄曲折;运用反复、设问、比喻等手法,语言精练,韵味深永。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