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十里随落花,仙洞窅冥樵影斜。
鸡鸣月下环重翠,犬吠云中淡远霞。
琼霜难住人问药,彩云易散乡心恶。
落花啼鸟寂无声,雨卷霞空涧冰薄。
天台清泪沾去衣,片片桃花逐客归。
明知后约仙缘在,忍见丹崖芳草肥。
采药空还寻旧好,桃源咫尺迷瑶岛。
胡麻寂历怨东风,当年悔不青山老。
题刘阮天台图
青溪十里随落花,仙洞窅冥樵影斜。
鸡鸣月下环重翠,犬吠云中淡远霞。
注释:
青溪:泛指清澈的溪流。
仙洞:神仙居住的地方。
鸡鸣月下:指鸡叫时月色明亮,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环重翠:环绕着浓绿色的山林。
犬吠云中:指远处传来的犬吠声。淡远霞:指天空中淡薄的云霞。
琼霜难住人问药:琼霜难以阻挡人们去寻访药物。
彩云易散乡心恶:彩色的云彩容易消散,让人思念家乡。乡心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落花啼鸟寂无声,雨卷霞空涧冰薄。
注释:
落花啼鸟:指落花和啼叫的鸟儿。静无声:寂静无声。卷:飘动。
雨卷霞空:雨水冲刷后的天空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涧冰薄:小溪边的冰面很薄。
天台清泪沾去衣,片片桃花逐客归。
注释:
天台清泪:指天台山上的泉水清澈如洗。去衣:洗净衣物。
片片桃花:指桃花盛开的景象。逐客归:被逐出故乡的人回家。
译文:
青溪旁的山路上随处都是落花,通往仙洞的道路幽深曲折,只能看到樵夫的身影在月光下斜斜地映入水中。
鸡鸣时,月色明亮照耀着四周,环抱着浓绿的山林;狗吠声在云中回荡,淡薄的云霞在天空中飘渺。
虽然琼霜难以抵挡人们对药物的追求,但彩色的云彩容易消散,让人思念家乡;落花和啼叫的鸟儿也寂静无声,雨水冲洗过的天空展现出美丽的色彩,小溪边的冰面很薄。
天台山的泉水清澈如洗,洗涤了我们的衣物,片片的桃花盛开着,像是要送我们离开这里,踏上归程。
虽然知道后会有约会的约定,但我们却不忍心看见那丹崖上的芳草长得肥壮起来。
我们采药归来,寻找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却发现桃源就在眼前,但已经迷失在瑶岛上。
胡麻(芝麻)默默忍受着东风的吹拂,当年后悔没有留在青山上长眠。
赏析:
这是一首咏天台山风景的诗篇。诗人以“仙”、“道”为主题,通过对天台山风光的描绘,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首联“青溪十里”点出地点,次联“仙洞”点出人物,三联“鸡鸣”“犬吠”点出时间,四联“环重翠”“淡远霞”点出景物。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将青溪两岸、仙洞周围的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
中间两联写景抒情,五律中常见的对仗手法在这里运用得恰到好处。首联对仗工整,“鸡鸣月下”与“犬吠云中”形成了动静相宜的效果。次联对仗工整,“重翠”与“淡远”形成了色彩对比。尾联对仗工整,将落花、啼鸟、雨卷、霞空等意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后四句写情,通过“知后约”“忍见”“乡心恶”“雨卷”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美景的留恋以及内心的苦闷之情。诗人用“彩云易散”“落花啼鸟”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怨。同时,诗人还用“天台清泪沾去衣”等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天台山美景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天台山美景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天台山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