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寒冬冬至节,日夕北风何凛冽。
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
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
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
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
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
亲戚家人皆笑余,年年岁岁长离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译文:
冬天的严寒,日落时北风呼啸,云层笼罩了整个村庄,枯桑在寒风中断裂。凌晨五更,雨停了天还未亮,天空中飘着淅沥的雨,仿佛变成了雪花。道路上高低不平,只有马蹄踏出的印迹。披上厚裘骑着马在雪中行走,手执长鞭却感觉冷如铁。男子在外他乡辛苦一生,安居乐业怎么可能成就英雄豪杰?荒芜的田野无人耕种,河流结冰桥梁断绝。奔波千里才回到家乡,进门时夜已深而灯将灭。道路漫长风尘滚滚,相逢只能气结无法言语。家人亲戚都笑我的遭遇,年复一年总是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诗中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旅途中的艰辛,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杜甫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同情。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日夕北风何凛冽”、“同云布地卷茆村”、“鸡鸣门外无车辙”等,这些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同时,诗中的一些句子也非常优美,如“长涂一望高下平”、“荒田不种少人烟”、“驰驱百里始还家”等,这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让人感到震撼。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杜甫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这些景象和情景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