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亭子凤山阿,都护行春小队过。
笑掷金钱花底醉,玉簪弹出《白翎歌》。

【注释】

流觞:古代的一种游戏,把酒杯放在水上,任其飘流,让坐在舟上的人在岸边取酒饮。

凤山:指凤凰山,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阿:曲隅。

都护:唐代节度使的通称。行春:出外视察春耕情况。

玉簪:插在头上的玉簪。白翎:白色羽毛的箭。此诗为歌行体,是一首七言绝句。

【赏析】

《西湖杂诗 其三》前两句写“流觞”,后两句写“听歌”。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下所作。诗中通过记叙游西湖时所见景物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格调高雅脱俗。

首句“流觞亭子凤山阿”,是说诗人到凤凰山游览,来到流觞亭。这里“凤山”指凤凰山,即今之北高峰;“流觞亭”即“流杯亭”。据《太平寰宇记·钱塘县》:“(凤凰山)下有流杯亭,晋王羲之与支道林、许询诸人会于此。”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阿”,曲角,角落。“小队”,小队人马,即随从的人马。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来到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来到亭子流杯的地方。

第二句“都护行春小队过”,意思是:都护(唐代节度使的通称,唐玄宗曾派名将哥舒翰镇守安西四镇,封为“安西大都护”)在春季巡视,他带着一支小队伍经过这里。这一句是写诗人游西湖时遇到都护一行的情景。

第三句“笑掷金钱花底醉”,意思是:我笑着向酒杯里投一枚铜钱,让它在花丛中沉落,看它坠入池水时溅起的水花。“掷”在这里作动词使用,表示投掷的意思。“醉”字写出了诗人游玩时的高兴心情。

最后一句“玉簪弹出《白翎歌》”,意思是:用玉簪弹拨着琵琶,弹唱着《白翎歌》。“玉簪”是弹奏乐器用的玉制发簪,这里泛指弹奏琵琶的手指。“《白翎歌》”是一首民间歌曲的名字,歌词大意为:白鹭飞翔在天空,它的羽毛洁白而优美;它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里以《白翎歌》比喻乐曲高亢清越,又暗用李白《公无渡河》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在说明自己虽欲归隐,但心犹未泯,仍想一展鸿图于天下。

这首诗写于公元825年(唐文宗开成八年)。当时,诗人已退居西湖边,远离官场是非之地。这首诗反映了他在闲适中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