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月初出水,照我清夜堂。
沈忧不成寐,踟蹰步寒光。
飞乌深夜号,绕树林烟苍。
有怀空自知,默默心摧伤。
白云一何遥,青山一何长。
颓然倚修竹,泪洒双琳琅。

溪月初出水,照我清夜堂。

沈忧不成寐,踟蹰步寒光。

飞乌深夜号,绕树林烟苍。

有怀空自知,默默心摧伤。

白云一何遥,青山一何长。

颓然倚修竹,泪洒双琳琅。

注释:

  • 溪月:指月光照耀下的溪水。
  • 清夜堂:明亮的夜晚的厅堂,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沉忧不成寐:因为忧愁而难以入睡。
  • 踟蹰步寒光:在寒冷的月光下徘徊。
  • 飞乌:飞翔的乌鸦。
  • 绕树林烟苍:树林中烟雾缭绕的景象。
  • 有怀空自知: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念。
  • 默默心摧伤:默默地承受内心的创伤。
  • 白云一何遥:白云似乎离得很远。
  • 青山一何长:青山似乎很长。
  • 颓然:形容心情低落的样子。
  • 倚修竹:靠在修长的竹子上。
  • 泪洒双琳琅:泪水如雨般落下,滴在双琳琅的玉石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忧愁和孤独感。首句“溪月初出水”描绘了清澈的溪水在月光下的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然而,接下来的四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他无法入睡,只能徘徊在寒冷的月光下,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创伤。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他看到的是遥远的白云和漫长的青山,这些都与他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心情也由最初的宁静转为低落,最后达到了绝望的地步。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行走、观望和感受,展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语言简练,但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