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公暇兴偏赊,跃马来游释子家。
绿映窗纱罗汉竹,红开檐树佛桑花。
山光水色如迎客,蒌叶槟榔当啜茶。
又得浮生闲半日,此身忘却在天涯。
【诗句释义】
①林寺:指寺庙里的树林。
②边城公暇兴偏赊:边远的城池里,平日闲暇时兴趣特别多。公暇:空闲的时间。
③跃马来游释子家:骑着马来到和尚家中。释子:出家人,佛教徒。
④绿映窗纱罗汉竹:绿色映照在窗户上的纱窗上,是罗汉竹的影子。
⑤红开檐树佛桑花:红色的花朵在屋檐下绽放,是佛桑花。
⑥山光水色如迎客:山上的景色和流水的颜色好像在迎接客人。
⑦蒌叶槟榔当啜茶:用蒌叶(蒌蒿)做的叶子当茶叶泡茶喝。
⑧又得浮生闲半日:又得到一段闲暇的时光。
⑨此身忘却在天涯:我的身体好像已经忘记了在天涯海角之外。
【译文】
边疆的城镇平时没有什么事情,所以闲暇的时间很多,我兴致勃勃地骑着马来到一位和尚家里游玩。绿色的竹影映照着窗纱,红色的花朵在屋檐下开放。山林和水景的景色好像在热情地欢迎我们一样,蒌叶做的叶子当茶叶泡着喝。又有了一段闲暇的时光,我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天涯海角之外。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生活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写林寺的自然美景和僧侣的生活情趣,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首句“边城公暇兴偏赊”,直接点明了地点是在边疆的城市。这里的边城是指远离中原地区,位于边境的城市。而公暇则是闲暇的意思,表明诗人在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便有了闲暇的时光。这句诗既交代了地点,又表达了诗人的心情。接下来“跃马来游释子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来到僧人家的情景。这里的释子就是和尚的意思,表明诗人是为了拜访和尚而来。这里的“跃马”则形象描绘了诗人骑马前来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林寺自然美景的描绘。“绿映窗纱罗汉竹,红开檐树佛桑花”,诗人通过对罗汉竹和佛桑花的描述,展现了林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之美。而“山光水色如迎客”,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自然美景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游客们的到来。最后两句“山光水色如迎客,蒌叶槟榔当啜茶”,则是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些所见所感。这里的“蒌叶槟榔当啜茶”形象描绘了诗人品尝蒌叶槟榔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这种美食的喜爱。
整首诗以描写林寺的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展现林寺的山水之美、自然之趣,以及僧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生活图。而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