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既先驱,我来应不久。
不见苏门人,推挽如相趋。
共享南面乐,梁笱遑惜后。
第恐鬼无知,深松徒酹酒。
【注释】《诗经·小雅》中说:“南山崔嵬,雄鹰高飞。”这里比喻胡人。“庶常”即庶子,指胡休。“八章”,即八章诗,指《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八篇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任左拾遗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胡人及少数民族的友好态度。
首句“挽胡休复庶常八章 其六”,交代了题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胡人的统帅,胡休和庶常一起写了八章诗来赞美唐玄宗。其中第六篇是《吊比干文》。“二子”即胡休和庶常。
第二句“二子既先驱”,写胡休、庶常二人已经走在前头,为下文铺垫背景。
第三句“我来应不久”,写诗人自己随后也很快到来。“苏门”,即东晋名士谢安的门徒,谢安退朝之后常常去他们那里聚会饮酒。这里以之代指胡人。“应”,表推测。“应不久”意思是说胡人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很快就要建立起来了。
第四句“不见苏门人,推挽如相趋”,写诗人到了长安后,没有见到胡人和少数民族,而那些胡人和少数民族却像在谢安门下一样热情地欢迎他。
第五句“共享南面乐”,写诗人到达长安后与胡人共同享受南面的阳光。“南面”是古代帝王坐北朝南,面向南的意思。这里泛指长安。“南面乐”,即享受南面阳光的快乐。
最后一句“梁笱遑惜后”,写诗人到达长安后,胡人和少数民族对他的态度十分友好,甚至不计较时间早晚,都希望他留下来。“梁笱”,用竹篾编成的捕鱼工具,这里借指鱼网。“遑”,通“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胡人及少数民族的友好感情,以及对唐朝民族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