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席俯云端,山禽舞合欢。
羽觞流满月,仙馆发幽兰。
香醑花能酿,清丝水共弹。
不知歌咏地,犹作晋衣冠。

【注】桂席:桂花的座位。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题中的“南镇山池”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他的流放地。诗中描绘了宴集的情景,通过宴饮和歌唱,表达诗人对故乡和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句“宴集南镇山池”,点明宴会的地点和目的。宴集是文人雅士聚会畅叙友情的活动,南镇山池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也是他们怀念故土、抒发情怀的场所。诗人在这里以“桂席俯云端”形容座位高耸入云,暗示着宴会的规模和气派之大;以“山禽舞合欢”描绘山野间鸟儿欢快地飞翔,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氛。

颔联“羽觞流满月,仙馆发幽兰”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盛况。酒杯如同流水般流淌,仿佛要溢出来一般,而宴会的场所——仙馆内则弥漫着淡淡的兰花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用“羽觞”和“幽兰”这两个意象来形容饮酒的氛围和氛围的美好,同时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香醑花能酿,清丝水共弹”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乐声和歌声。诗人用“香醑”和“清丝”这两个意象来形容酒和乐器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宴会的音乐盛宴,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尾联“不知歌咏地,犹作晋衣冠”则是对诗人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仍然能够像晋朝的文人一样吟咏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然而,这样的情境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辛酸,因为这种情境已经变得如此陌生和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和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