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沉沉雨声歇,布帆十丈明于雪。
迢递青山江树稀,送汝扁舟向姑蔑。
姑蔑城头花未齐,偃王庙里鴂初啼。
高滩水落舴艋急,潭黑龙眠云雾迷。
千峰万峰月出际,倚楼思君读书处。
读书蚤已破三坟,出语春雷轰九地。
莫将草色怨王孙,莫道无人日倚门。
定知见橘怀来早,香扑高堂春酒樽。
【解析】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春江沉沉雨声歇”写江水之静;“布帆十丈明于雪”,写舟行之快,“迢递青山江树稀”,写青山之远;“送汝扁舟向姑蔑”,送君之意已显;“花未齐”“偃王庙里鴂初啼”写姑蔑之景,“高滩水落舴艋急”,写舟行之急。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情景,“倚楼思君读书处”,表达思念之情;“莫将草色怨王孙”,表达离别的伤感;“香扑高堂春酒樽”,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不舍之情。
【答案】
译文:
春潮涨满大江,春雨渐息,江面一片寂静。船帆高高撑开,在晴空下像积雪一样洁白。两岸青山,江中绿树,渐渐稀少了。送你渡过长江,到姑蔑城去。姑蔑城外,城头上的花还没有开放,城边的偃王庙里,黄莺刚刚叫唤。江边高坡上,白浪滔滔,船走得很快,潭水也变得很黑了。龙伯高卧,云雾弥漫。千山万峰之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你倚立高楼,思念我在书斋读书的地方。我读书很早,早已读尽三坟典籍,出语如春雷轰响九地。你不要怨恨王孙(这里指朋友),不要说没有人在家就每天倚门眺望。定知见橘怀来早,香扑高堂春酒樽。赏析:本词是一首送别词,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天气:“春江沉沉雨声歇”写的是春日江上景色,而“布帆十丈明于雪”则表现了船行之快。“迢递青山江树稀,送汝扁舟向姑蔑”写青山之远,表达了送别之情。接着写到饯行之地:“花未齐”“偃王庙里鴂初啼”写姑蔑城头花未全开,城边的偃王庙里黄莺刚叫唤,烘托出送别的气氛。然后写到江上行船的情景:“高滩水落舴艋急,潭黑龙眠云雾迷。”写江边高坡上,白浪滔滔,船走得很快,潭水也变得很黑了,暗示着此行艰难。最后写道别时情景:“千峰万峰月出际,倚楼思君读书处。”“千峰万峰”形容月光皎洁明亮,照映着千山万峰。“倚楼”表明送别之地,也是诗人思念朋友的地方。“倚楼思君”既写出了诗人的情意,又表现出诗人的愁苦。“读书蚤已破三坟,出语春雷轰九地”写诗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有如春雷般震响九州大地。“莫将草色怨王孙”,“莫道无人日倚门”,两句写别后之景,以景结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和祝福之情。“定知见橘怀来早”暗用苏轼《次韵子由除夜》“谁道今年重过相?除贫只觉橘甘美”诗意,表示自己对友人到来的期待和祝福。“香扑高堂春酒樽”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一方面说明友人即将到来,另一方面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首词写友情,写得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