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京华久,嗟嗟始愿违。
早时思补衮,今日望垂衣。
北极天长拱,东都事已非。
桑田无一寸,何以奠郊畿。
诗句原文:
旅食京华久,嗟嗟始愿违。
早时思补衮,今日望垂衣。
北极天长拱,东都事已非。
桑田无一寸,何以奠郊畿。
译文注释说明:
- 旅食京华久:长时间居住在繁华的京城(北京)。
- 嗟嗟始愿违:感叹当初的愿望已经违背(可能是指未能实现的理想或抱负)。
- 早时思补衮:以前曾希望辅佐朝政,现在则希望有人能处理国事(“衮”指代帝王的礼服,象征治理国家)。
- 北极天长拱:形容天地广阔,天空高远而庄严(“北”指方向,“极”为极高之意)。
- 东都事已非:昔日的东京洛阳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东都”指东汉时的首都洛阳)。
- 桑田无一寸:比喻世事变化巨大,如同一夜之间桑田变成陆地(“桑田”指桑树和田地的变化,常用来比喻世事变迁)。
- 何以奠郊畿:如何还能为国家的边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赏析:
《易州察院书壁》是明代诗人王应鹏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个人理想的失落之情。首句“旅食京华久”即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在京城(今北京)的生活状态;“嗟嗟始愿违”则反映了诗人初衷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与遗憾。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无奈。诗中“早时思补衮,今日望垂衣”表达了诗人曾经渴望能够有所作为,而现在只能期望他人能继续承担起治国的职责。结尾两句则是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