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馆秋偏寂,穷途旅易哀。
砌虫迎夕动,塞雁预寒来。
肱已经三折,肠应倍九回。
愿逢吹律者,坐使积阴开。
【注释】
被逮:指作者因得罪权臣李德裕而被贬。发裕州:指作者被贬到睦州(今安徽歙县)。夜作呈诸公:夜晚写诗给各位朋友。诸公:泛指朋友、同僚、熟人等。
【译文】
空荡荡的官署,秋天特别寂静;仕途上穷途末路,旅途中哀伤不已。
砌边蟋蟀迎着夕阳而鸣动,关塞中的大雁预先迎接寒冬来临。
我肱骨已经折断了三次,肠内已痛过了九回。
希望有位吹律的人来吹奏,能使积久的阴霾散开。
【赏析】
《被逮发裕州夜作呈诸公》,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作者被贬为睦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抒情诗。当时诗人在睦州任司马参军,他借“发”字自指其贬逐之由,以抒其抑郁不平之气。首联写秋夜独处空馆之中,感到寂寞凄冷,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感;颔联写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发出声响,关塞上的大雁也飞向南方,暗喻自己被贬后的悲凉境遇;颈联写自己身体残疾,内心痛苦无比,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尾联用“吹律”,即奏乐,比喻朝廷重用贤才。全诗通过描写诗人被贬后的内心感受和遭遇来体现其政治失意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情韵,是唐代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