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耽漉酒,阮籍好鸣琴。
沙雁冲人起,山蝉傍马吟。
高秋花是菊,僻地竹为林。
醉后迷归路,苍茫下夕阴。

秋日过十一叔庄

陶潜耽漉酒,阮籍好鸣琴。

沙雁冲人起,山蝉傍马吟。

高秋花是菊,僻地竹为林。

醉后迷归路,苍茫下夕阴。

注释:

  • 秋日:指秋天的日子或季节。
  • 十一叔庄:可能是一个地名,诗人在这里度过秋天。
  • 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阮籍:即阮咸,字嗣宗,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饮酒作诗著称。
  • 耽漉酒:沉迷于喝酒。
  • 阮籍:即阮籍,与上句中的阮籍为同一个人,这里指的是他喜爱弹琴的才能。
  • 沙雁冲人起:沙雁(即大雁)在飞翔时冲击着人。
  • 山蝉傍马吟:山间的蝉在马旁鸣叫。
  • 高秋:深秋时节。
  • 花是菊:这里的“花”指菊花。
  • 僻地:偏僻的地方。
  • 竹为林:竹林成了树林。
  • 醉后迷归路:喝醉了之后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回家。
  • 苍茫:天空昏暗无光的样子,这里形容天色渐晚的景象。
  • 夕阴:夕阳西下的阴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陶潜和阮籍两位文人的生活和行为来展现秋天的特色。陶潜耽漉酒,阮籍好鸣琴,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沙雁冲人起,山蝉傍马吟,则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高秋花是菊,僻地竹为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醉后迷归路,苍茫下夕阴,则展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中,不知归途的情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情紧密相连,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