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景每自惬,幽期孰与论。
林开延岫色,沙圮灭溪痕。
洗药穿松叶,移尊傍竹根。
江山待词客,几杖向谁门。
【注释】:溪边即事呈友人四首 其四佳景每自惬。幽期孰与论。林开延岫色,沙圮灭溪痕。洗药穿松叶,移尊傍竹根。江山待词客,几杖向谁门。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首句“佳景每自惬”,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满足之情。这里的“惬”字,意为满足、愉快,表示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愉悦。
次句“幽期孰与论”,则是说那些高雅的情趣,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体会和理解。这里的“幽期”一词,指的是高雅的情趣或志趣。通过与“孰与论”搭配使用,诗人强调了这种情趣的难以言表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这种情感的人的期望。
第三句“林开延岫色”,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之美。这里的“林”字,指的是山林;“延岫色”是指山峦延绵不绝,色彩斑斓。这句诗通过描写山林的美丽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第四句“沙圮灭溪痕”,则转向了对河流的描述。这里的“沙”字,指的是河床中的泥沙;“圮”字,有倒塌、毁坏之意;“溪痕”则是指河流冲刷后留下的痕迹。这句诗通过描绘河流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第五句“洗药穿松叶”,继续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这里的“洗药”是指清洗药材;“穿松叶”则是指药材被松树的叶子穿透。这句诗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第六句“移尊傍竹根”,则是说诗人将酒壶放在了竹子旁边。这里的“尊”字,指的是酒壶;“傍”字,是靠近的意思;“竹根”则是指竹子的根部。这句诗通过描写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之情。
最后一句“江山待词客”,则是说江山等待着文人雅士的到来。这里的“待”字,有等待之意;“词客”则是指文人雅士。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的期待,传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视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