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人犹隔,汀寒昼不哗。
松门当远岫,竹槛俯平沙。
鹭宿依冰片,鸥飞乱雪花。
如闻子猷棹,乘兴到山家。

【注释】

岁晚:一年将尽之时。人犹隔:与友人相隔遥远。

汀:水边。不哗:不鸣叫。

松门:松树做成的门。

岫(xiǔ):山的北面。

鹭宿依冰片,鸥飞乱雪花:大雁停息在结满冰凌的地方,海鸥飞翔着搅动纷纷扬扬的雪花。

子猷:晋王献之字子猷。棹:船桨。

【译文】

一年将尽之时,我与友人相隔遥远,溪边的水边无人问津。

溪岸上的松树门前,面对着远山,江岸上长满了竹子,俯视着平坦的沙地。

一群大雁停息在结满冰棱的地方,一群海鸥飞舞着搅动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我仿佛听到子猷的船桨声划过江面,乘兴前往山中的好友家。

【赏析】

这是诗人在溪边即景而作的四首诗之一,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绝俗的江南山水画,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悠然自得的心境。

“岁晚”,点明时令,点明了时间。“人犹隔”,表明与友人相距很远。“岁晚”一词,既写出了季节,又写出了时间,更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汀寒”,写水边冷寂的环境。“昼不哗”,是说白昼没有人来游赏。“人犹隔”和“昼不哗”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方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岁晚”和“昼不哗”二句,是全诗的基调,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

“松门当远岫,竹槛俯平沙。”写诗人所居之处。松门当远岫,松门正对着远处的山峰,说明诗人住处的偏僻;竹槛俯平沙,竹槛下是平沙,说明诗人住处的高峻。“松门”、“竹槛”都是诗人的居处,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表现了自己超尘脱俗的生活情趣。

“鹭宿依冰片,鸥飞乱雪花。”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色。鹭宿依冰片,大雁停在冰块上面。鸥飞乱雪花,海鸥在纷飞的雪花中飞翔。这两句诗,以“鹭”、“鸥”为宾语,突出了它们的主体地位,表现出诗人观景时的专注之情。

“如闻子猷棹,乘兴到山家。”写诗人的感慨。“如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盼望。“子猷”指东晋王献之(字子猷),他曾乘兴来到朋友家中游玩。诗人在这里用典,是为了抒发自己在闲适之中仍不忘友情的思想感情。“乘兴”二字,表明诗人心情舒畅、兴致勃勃。“到山家”三字,表明诗人的归宿是山中好友家中。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寂寞之感。诗中所写的景物,既有自然景物,又有人工景物;既有静态景物,又有动态景物;既有实景,又有虚景。但无论是哪一种景物,都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特别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