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频迟客,西囿复张筵。
赏属清宵厌,心从碧汉悬。
玉轮光始满,纨扇影初圆。
竟夕浑忘寐,斜晖益可怜。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南楼频迟客”
- “南楼”:指的是古代南方的一种高楼或者亭台,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行宴会。
- “频迟”:意思是多次推迟,表示时间上的拖延。
- “客”:这里指客人或者友人,可能是在邀请朋友一同赏月。
- “西囿复张筵”
- “西囿”:古代的皇家园林,位于皇宫西侧,是供皇室成员休闲娱乐的地方。
- “张筵”:意为摆开酒席,准备宴饮。
- 这个句子描述的是月亮出现时,人们选择在西囿举办宴会,享受赏月之乐。
- “赏属清宵厌”
- “赏”:欣赏,观赏的意思。
- “属”:属于、关联的意思。
- “清宵”:清澈的夜晚,即月光皎洁的夜晚。
- “厌”:厌倦、满足之意。
- 整句的意思是说,在清澈的月夜下进行赏月活动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
- “心从碧汉悬”
- “碧汉”:古人认为银河是碧绿色的,故用“碧汉”比喻天空。
- “悬”:悬挂、高挂。
- 这句诗描绘了人在观赏夜空中明亮的月亮时的心情,仿佛月亮高挂在天际,令人心生向往。
- “玉轮光始满”
- “玉轮”:常用来形容月亮,尤其是新月时的月亮,因为其形状圆润如玉。
- “光”:光芒,此处指月亮发出的光亮。
- “始”:开始的意思。
- “满”:圆满、完美。
- 这句诗描述了月亮开始明亮时的样子,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 “纨扇影初圆”
- “纨扇”:古时一种轻巧易携的圆形扇子,多为丝绸制成。
- “影”:影子。
- 这句诗通过描写月光洒在扇子上形成的阴影,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 “竟夕浑忘寐”
- “竟”:竟然、居然,表示时间延续至深夜。
- “忘寐”:忘记睡觉。
- 整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美丽的月光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深夜才意犹未尽地睡去。
- “斜晖益可怜”
- “斜晖”:夕阳余光,这里指落日的余晖。
- “益”:更加、更进一步的意思。
- “怜”:怜悯、可爱之意。
- 这句话是在强调斜阳的美景愈发显得珍贵和可爱,可能是因为天色已晚,斜阳成为了一天中最有魅力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秋之夜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南楼的客人、西囿的筵席、明月的光芒、以及月光下的人影等元素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图景。其中,诗人对明月的赞叹、对夜晚的喜爱以及与知音共享的欢乐之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整体而言,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