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至无媒,朱草敷庭阴。
仓卒拔剑前,眄睐愁予心。
岂独闇嘉祥,隐祸恐见侵。
忌废忍不攫,负婴甘弃金。
至贵有不欲,天属诚所钦。
美疢虽可甘,徒使百毒淫。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目为“咏怀三十四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明月至无媒 - “明月”在这里指的是月亮,“至无媒”可能意味着没有人可以解释或传达这轮明月的美丽。
  2. 朱草敷庭阴 - “朱草”可能是指红色的草花,“敷庭阴”则表示这些草花覆盖了庭院的阴暗处。
  3. 仓卒拔剑前 - 这里描述了某人突然拔出剑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某种突发的情况。
  4. 眄睐愁予心 - 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这反映了内心的不安与担忧。
  5. 岂独闇嘉祥 - 这里的“闇”可以理解为黑暗或隐秘,“嘉祥”可能是指好的预兆或吉祥的事物。
  6. 隐祸恐见侵 - 担心隐藏的灾祸会暴露或发生。
  7. 忌废忍不攫 - “忌废”可能是指避免废弃或放弃,“攫”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抓住或夺取。
  8. 负婴甘弃金 - 背负重担却愿意放弃珍贵的金子。
  9. 至贵有不欲 - 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境界,认为最宝贵的不是金银财宝。
  10. 天属诚所钦 - 这里的“天属”可以理解为天命或自然赋予的,“钦”是钦佩的意思。
  11. 美疢虽可甘 - “美疢”可能是指美好的疾病,“甘”是甘愿的意思。
  12. 徒使百毒淫 - 让各种毒素侵害自己,比喻自寻苦头,无法忍受。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矛盾心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危险的恐惧;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命运的不屈。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人的内心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